孙中山文化仍需系统性挖掘推广
辛亥革命网 2016-04-26 08:49 来源:新浪 作者:罗丽娟 查看:
中山市与传承、宣扬孙中山文化有着更加密切的天然关系。但中山市在利用伟人元素进行自我形象塑造与推广方面,仍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强化表达。
日前,由中外文艺界人士组成的“向伟人致敬——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采风活动”走进了中山。这场采风,也是今年以来,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首场文化活动。
行至孙中山纪念中学,以逸仙堂为中轴线最高处,左右两侧分列哲生堂、寿屏堂、鹤龄堂、皓东堂,红墙绿瓦间是飞檐雕梁,引来美国作家莫沫的惊叹。这些名字,是中国近代史不可绕过的人名。
步入5月,据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的决定》已接近半年时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先生的事迹、思想与主张,反复出现在有关爱国主义、伟大复兴的表达中。尽管如此,在150周年诞辰这个历史节点,纪念孙中山仍有更厚重的表达诉求——尤其是对于中山市这个“伟人故里”而言,孙中山先生所赋予其的人文意义,与转型时期的城市重塑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
作为唯一一个以伟人之名命名的城市,中山市与传承、宣扬孙中山文化有着更加密切的天然关系。但放在全球态势来看,笔者的综合感觉是,尽管在文化研究、学术交流、纪念活动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但中山市在利用伟人元素进行自我形象塑造与推广方面,仍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强化表达。
在中国复兴的背景下,在新的对外开放语境中,在新的改革与转型命题上,孙中山文化应在与世界新一轮对话中扮演新的角色,这也是中山、广东乃至中国参与全球文化和经济对话的绝佳载体。
这事关中山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的机遇问题,以及中山市在这场复兴中的价值表达命题。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一带一路等多重战略维度下,中山如何争取更高层面的支持、在将孙中山文化上升到“国家命题”过程中如何选择突破口等,是接下来要集中思考的问题。
这个过程中,中山市需要明确的是,孙中山文化在中山市的独特表达是什么?在全球价值链中可充当怎样的角色?如何在配合、呼应国家及省层面的纪念活动同时又实现更加独特的个性表达?这需要中山市提出更加明确的方略,以纪念活动带动国际交流与对话,以文化盛事带动创新盛宴,据此找到城市最核心的文化与人文竞争力,并以此来带动面向国际的开放连横。
行至孙中山纪念中学,以逸仙堂为中轴线最高处,左右两侧分列哲生堂、寿屏堂、鹤龄堂、皓东堂,红墙绿瓦间是飞檐雕梁,引来美国作家莫沫的惊叹。这些名字,是中国近代史不可绕过的人名。
步入5月,据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的决定》已接近半年时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先生的事迹、思想与主张,反复出现在有关爱国主义、伟大复兴的表达中。尽管如此,在150周年诞辰这个历史节点,纪念孙中山仍有更厚重的表达诉求——尤其是对于中山市这个“伟人故里”而言,孙中山先生所赋予其的人文意义,与转型时期的城市重塑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
作为唯一一个以伟人之名命名的城市,中山市与传承、宣扬孙中山文化有着更加密切的天然关系。但放在全球态势来看,笔者的综合感觉是,尽管在文化研究、学术交流、纪念活动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但中山市在利用伟人元素进行自我形象塑造与推广方面,仍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强化表达。
在中国复兴的背景下,在新的对外开放语境中,在新的改革与转型命题上,孙中山文化应在与世界新一轮对话中扮演新的角色,这也是中山、广东乃至中国参与全球文化和经济对话的绝佳载体。
这事关中山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的机遇问题,以及中山市在这场复兴中的价值表达命题。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一带一路等多重战略维度下,中山如何争取更高层面的支持、在将孙中山文化上升到“国家命题”过程中如何选择突破口等,是接下来要集中思考的问题。
这个过程中,中山市需要明确的是,孙中山文化在中山市的独特表达是什么?在全球价值链中可充当怎样的角色?如何在配合、呼应国家及省层面的纪念活动同时又实现更加独特的个性表达?这需要中山市提出更加明确的方略,以纪念活动带动国际交流与对话,以文化盛事带动创新盛宴,据此找到城市最核心的文化与人文竞争力,并以此来带动面向国际的开放连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