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版的期刊与革命宣传
辛亥革命网 2011-08-30 00:0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易正义 查看:
辛亥革命前十几年间,在上海宣传革命的期刊中,《中国白话报》是最清楚地标举“革命”,驱逐“满洲”的一份期刊。创刊于1903年12月,初为半月刊,第13期改为旬刊。由中国白话社编辑、镜今书局发行,主持者为林獬(白话道人),至1904年10月停刊,共出24期。该刊文体采取白话文,是希望办一份给平民百姓阅读的期刊,《中国白话报》认为一般平民百姓之所以不关心国事,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这个国家处境的危险,因此无从关心起。为了让所有国民都能知道,发挥国民的爱国心,所以用白话文办报,把官话一句一句说出来,叫人容易懂些。读懂了,自然会了解国家的处境,从而关心国家的事。
1904年起,该刊连载了《甲辰年国民意见书》,分别就政治、种族、学问、生计、军事、社会和宗教等方面,申论其主张。在政治上,认为纳税的国民皆得享有自由权,应服从甲辰年以后新订的法律,以及实施地方自治;在种族上,要把异族,撵出万里长城;在学问上要发明中国的古学,考究各国的新学;在生计上要改良农、工、商,保护铁道、矿物和银行,莫被人割去卖;在军事上讲求尚武精神,养成军国民资格。这些主张或可看做是当时革命党追求的目标。
在《中国白话报》宣传革命主张中,旗帜最鲜明的就是民族主义,认为汉人做中国皇帝要“事君以忠”,如果英、法要做中国皇帝,当然不必效忠他,言下之意,满人皇帝强占中国,非汉种,不应效忠他。
主要原因是,他们根本不相信满人已经被汉人同化了,满人皇帝利用中国忠君思想,让“乱臣贼子”惧,利用中国礼仪典章,行专制之治,汉人反认为是满人汉化了,是认知错误。最简单的证明是,满人入关,驻防各省的军队,与汉人共居一地,然而历经两百年,满人风俗、宗教依旧,并未被汉人同化。因此《中国白话报》明确主张排满,认为在满人政权之下,汉人没有一点自主权,只盼望异族变法维新,赏个头衔参与政事的奴隶心态,是没办法建立国家的。也主张用激烈手段排满,刘师培认为,天下的事情,没有破坏,就没有建设。中国的现状是异族占去了十八省的河山,“中国的人民不实行革命,断断不能立国,就是破坏两字,也是断断不能免的了。”而且中国的家族、政体、社会、风俗等问题,非经过一番彻底的破坏,否则不可能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