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后的反黎风潮(3)
辛亥革命网 2011-06-08 00:00 来源:武汉春秋 作者:皮明庥 查看:
这次镇压改进团。造成了武汉又一次大流血。“鄂垣近因改进团谋乱,缇骑四出,军警密布,拿获之犯,日有所闻。都督府军法处已成为一大流血场。连日在内秘密处决者共有二十余人之多,所杀者十九系军政学各界知名人士”。(1913年4月12日《时报》)
“二次革命”的流产
在黎元洪镇压改进团时,因宋教仁被刺和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国内阶级矛盾激化,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南方树帜,发动“二次革命”,进行武装讨袁。黄兴还主张图武汉以号召全国。
詹大悲等湖北革命党人首先利用合法形式,在汉口召开“国民大会”,在武昌召开“公民大会”抗议刺宋和善后大借款。5月11日,詹大悲、刘艺舟等在大舞台(今民众乐园)集会,并上台演说,要求袁世凯、赵秉钧(国务总理)辞职,“赴法庭受审判”。大会讯息似电流般触动了黎元洪的神经中枢,黎元洪立即派兵镇压,并宣布禁止集会结社。
原先,宋案真相不明,消息传到湖北,黎元洪在3月23日还发电,对宋教仁被刺表示“悲愤”。但当他知道宋教仁为袁世凯所谋杀,马上变了腔调,并向袁世凯一再表忠心。章太炎、章大钊等先后到武昌游说黎元洪反袁,但黎听不进去,决心跟袁世凯走。他在电报中说:“元洪惟知服从中央(指袁世凯)”。
但是屡受打击的湖北革命党人仍然不屈不挠,矢志反袁。5月,原湖北都督府退伍参谋陈必先在武昌汉阳门开中华旅馆为掩护,制造炸弹,联络同志,因事泄被杀害。
6月,季雨霖、詹大悲、蔡济民、蒋翌武、熊秉坤、刘英、王宪章、梁钟汉、黄申芗、杨玉鹏等陆续在汉口会合,并受孙中山之命,在汉口设立国民党交通部,作为起义联络站,由蒋翌武、詹大悲任交通部正副部长。
孙中山还派宁调元、熊越山来汉共同筹划起事。为了发动群众,团聚革命力量,成立了公民讨贼团。公民讨贼团在汉口运动军队,并在宜昌、襄阳、岳口、新堤设立机关。汉口国民党交通部还办起《民国日报》,制造舆论,由宁调元、詹大悲、熊越山、皮宗石主持笔政。虽然如此,革命内部还是缺乏众望所归的领袖,没有统一的指挥。
当江西方面李烈钧在湖口举兵讨袁时,在黎元洪的策应下,袁世凯派出北洋一师、二师、六师等,进驻武汉地区。黎元洪又派汉口镇守使杜锡钧担任北洋兵粮台,为之供应军需,还派黎天才、石星川部开赴鄂东协同北洋军与李烈钧作战。
6月9日,袁世凯免去了李烈钧江西都督的职务,由黎元洪兼领江西都督。公民讨贼团也加紧活动,并于6月23日夜晚发出动员令,定于25日、26日各路同时大举。他们约定25日夜在武昌南湖集合,26日由中和门攻入城内,放火接应,口号“忍耐”。
但黎元洪却比革命党人动手更快。24日早晨,黎派兵包围《民国日报》社,并查封汉口国民党交通部,在德租界抓捕了宁调元、熊越山,押到武昌抱冰堂杀害。连日来,在大智门等处抓捕的革命者数以百计。
詹大悲、蔡济民、季雨霖等在驻汉日军司令部掩护下,乘日舰逃遁到上海。蒋翌武等则逃往湖南。
在湖北沙洋、沔阳活动的革命党人章裕昆、刘铁组成四千条枪的武装,原拟在28日进兵至武昌。但武汉事败消息很快传来,他们仍以湖北讨袁军先锋军名义发出布告,宣告独立。当时冯玉祥部一个营正在附近,并宣布响应讨袁。但很快被黎元洪和北洋兵所镇压。刘铁在沙洋率军奋战二十多天,也遭到失败,最后刘铁本人突围去湖南。
在武汉,黎元洪广捕“乱党”,据民国二年九月十日《时报》载:“鄂省近日以来无日不杀戮乱党,每日多则十余人,少亦二三人不等。……综计近日所杀人已逾百。”在整个“二次革命”中,湖北城乡被捕、被杀的革命者达二千人之多。蔡汉卿这个败类甚至向黎大言:“请给予四十把大刀,定将党人杀尽。”
“二次革命”失败后,黎元洪秉承袁世凯铲尽“乱党”的指令,取消了国民党在湖北、武汉的支部、分部,限令政、学、商各界焚毁所领国民党徽章、证书。湖北省参议会将国民党议员一律驱逐。至此,国民党势力不仅在湖北、武汉受到沉重打击,而且已无公开存在的可能了。
而黎元洪因“有功民国”,在他的都督府中高悬起一块由袁世凯手书的“民国柱石”的大匾,还得到了由袁送来的一等文虎章和巨额奖金。不久,黎被袁世凯请到北京去专任副总统,离开了武汉。湖北、武汉的反黎斗争也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