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武昌首义史(连载16)
辛亥革命网 2011-05-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冯天瑜 贺觉非 查看:
第五节 共进会
一、组织缘起
同盟会成立后两年,一部分同盟会员和旅日学生,组织共进会于东京。发起人为湖北刘公(1881-1920)、居正(1876-1951)、彭汉遗(1875-1937)、孙武(1879-1939)、杨时杰(1881-1937)、郑江灏(1880-?),湖南焦达峰、杨晋康,四川张伯祥、何枢垣、吴香墀、郭襄臣、喻培伦,贵州王武,云南吕志伊,安徽方汉城,浙江傅梦豪,广东聂荆、孙光庭、陈兆民、广西刘玉山、黄镕,江西邓文翚等。1970年春筹备,9月召开成立会。其理由以同盟会缓不济急,须另组实行团体,联合内地会党,即日起事。黄兴曾诘责焦达峰另立山头,焦答以殊途同归,有何不可。故仍以同盟会之宗旨为宗旨,同盟会之总理为总理。惟入会誓词中的“平均地权”一句,改为“平均人权”。他们说“平均地权”不好懂,革命是因为满汉不平等,所以要“平均人权”。这正表明了共进会组织者对土地问题、民生问题的漠视,他们所关心的主要是“排满革命”。
在共进会成立会上,推张伯祥(?-1914)为会长,下设内政、外交、财政、交通、军务、侨务、党务、文牍八部,居正、彭汉遗、袁麟阁、焦达峰、孙武、陈兆民、潘鼎新、彭素民分任部长。又设一机关,名曰华群会,作为各部办事之用。又采用同盟会的办法,于各省设分会,分会负责人为该省起义后的都督。决定的人选是:广东聂荆,广西刘玉山,四川何起义,安徽孙铭,浙江傅梦豪,河南罗洁,湖南焦达峰,湖北孙武。后来刘公以会长身份回鄂,所以孙武在湖北分会又降居次位。所用旗帜为红黑两色的九角十八星旗(十八星代表十八行省铁血共义),全称“铁血十八星旗”。辛亥武昌首义后飘扬在武昌城头的,即是按共进会方案制作的旗帜。
共进会成立后,发表了宣言书。宣言书分文言、白话两种。前者略谓:
“呜呼!吾同胞苦于祖国沦亡,呻吟于异族专制之下,垂三百年矣。以四万万黄帝子孙神明华胄之多,而屈辱于区区五百万腥膻之鞑虏,其可耻可哀为古今天下笑,孰有过于此者。凡有血气,皆当奋起,以雪此累世之深仇。此共进会今日成立之原因及其宗旨意义之所在也。共进者,合各党派共进于革命之途,以推翻满清政权、光复旧物为目的,其事甚光荣,其功甚伟大,其责任亦甚艰巨也。吾同胞甘心忝颜事仇,认贼作父,则亦已矣;若不然者,自抚胸臆犹有热血,则杀吾祖宗者,即在眼前,当必愤火中烧,挥刃直往矣”;“今日之事,勿论男女老少,不问士农工商,以迄江湖卖技之流,军旅荷戈之士,皆宜负弩前驱,灭此朝食。太平天国讨满檄文有云:‘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我共进会当继承其志,以竟此未竟之功。”[1]
白话文宣言对于共进会的意义,更加以详尽说明,大意谓:
共字就是共同,就会内而言,人人都要同心合力,共做事业,就会外而言,凡属相同团体,都要联合起来;进就是长进,长进我们的智识,长进我们的身子。明朝末年,满人乘虚侵入,做了中国皇帝,杀不完的汉族作了他的奴隶。我们的祖宗,饬心惨目,暗中立一团体,叫做“汉流”,到我们做后人的,想到这个汉字,就想到我们是汉种,那做皇帝的不是汉种。这个汉字,可以启发报仇之心。又如能干的人叫做好汉,就是说这个人是个好汉种,必定能做报仇的事。要当好汉,不要当好满。“汉流”宗旨本来正大,后来却去博抢劫,被人说成匪党。如依本会宗旨,驱逐满人,就会成为革命英雄。
如今朝政紊乱,奉承洋人,经常割地赔款。老百姓跟洋人闹起事来,不但不给百姓讲一句公道话,倒替洋人杀老百姓出气。满人只顾请洋人保他做皇帝,不管汉人的死活。中国本来不是满人的,他拿去送给洋人也好留条生路。所以我们革命,一来要替祖宗报仇,二来要早点准备,把全国的会党合起来,不分门别户,取这共进二字,就是要拼死力,有进无退。我们革命切记不可打教堂,杀外国人,免得惹起洋人干涉。[2]
共进会取会党形式组织群众,订立山、水、堂、香以为暗号。山名中华山,水名兴汉水,堂名光复堂,香名报国香。其词曰:
“中华山诗:
神明华胄创中华,凿井耕田到处家;
锦绣山河万世业,子孙相守莫相差。
兴汉水诗:
一水源流万里长,汉家兴复起中央;
自从派衍分南北,气势奔腾不可当。
光复堂诗:
堂上家家气象新,敬宗养老勉为人;
维新守旧原无二,要把恩仇认得真。
报国香诗:
香火绵绵未敢休,祖宗一脉自千秋;
腥羶久圂庄严土,待买名香祓九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