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与美国对华政策

辛亥革命网 2011-05-21 00:00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熊志勇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华人是美国人口增长迅速的少数族裔之一,但它对美国政治的影响远不如犹太人。文章通过对华人和犹太人的比较,说明华人在基本条件上、对

  早在1975年,美国学者NathanGlazer等就指出“美国少数族裔的影响已成为外交决策中惟一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1]。这种评价的精确性姑且不论,但过去几十年里少数族裔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能力日益增强确实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如古巴裔、希腊裔、墨西哥裔和犹太人等。随着冷战的结束,少数精英对美国外交垄断权威的丧失,尤其是随着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的兴起,信息时代使社会划分细化和小团体归属感的加强[2],民族集团的作用在美国日益突现。各民族集团在影响、改变以及宣扬美国外交政策方面的活动必将更加频繁。作为中国人,我们自然关心美国华人的影响力,但华人似乎在政治方面没有多大影响,甚至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受害者。为了分析其原因,本文将对华人和犹太人的特点作个对比。

  1 华人与犹太人基本状况的差异

  美国犹太人被认为是影响美国对外政策,主要是对中东政策最有力量的少数族裔。犹太人在1990年时约600万。华裔人口为165万,人数较少,而且63%的华人是第一代移民,根基较浅。但是华人与其他亚洲人的黄皮肤和他们所接受的儒家文化影响使当地人多把他们当作一个整体看待,华人也常常联合其他亚裔作为一个整体发挥政治作用。1990年人口普查显示,亚裔和太平洋岛屿裔人口约为727万。犹太人集中居住区如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宾西法尼亚州;华人主要居住在加州(占43%)、纽约(18%)、夏威夷、德克萨斯州、新泽西州等地。

  犹太人在美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首先,他们的教育水准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6年,而美国白人只有13年[3]。其次,他们工作层次高,近四分之一25岁以上的犹太男性从事具有高社会地位的工作,如高级管理人员、医生、律师、教授、高级技术人员和科学家等。第三,从事商业工作的比例高,25岁以上的犹太人27%在经济管理、广告、房地产、咨询和销售等行业工作。犹太人在美国的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犹太人控制了美国金融业的1/5以上,新闻和影视业约一半,食品业的60%(全世界现有犹太人1300万,其中约400万住在以色列)[4]。他们的相应收入也高,平均家庭年收入在4万美元以上,与其他白人相当。

  华人的状况则两极分化。一方面,华人及其他亚裔传统上都非常重视教育。根据1995年的一项统计,亚裔人口占美国总人口不到3%,但全美大学生的5%是亚裔。在一些好大学中,亚裔的比例远远超过这一数字。在加州大学(伯克利),1996年本科生的40%为亚裔。这种现象造成一些大学要限制亚裔的入学率。另一方面,一部分新移民的教育水平很低,如1990年统计结果表明,16%的中国大陆移民最高只接受过5年级的教育。就业的情况也是如此。美国出生的华人77%从事白领工作。但非美国出生的华人很多只从事低收入的服务行业,如餐饮业、制衣业等。即便是从事白领工作,华人多半是干技术工作,从事管理工作比较少。如一项对硅谷的调查表明,21.5%的专业岗位属于亚裔人员,但他们中只有12.5%的人属于管理层[5]。与白人相比,他们的工资收入也较低。近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对能够掌握领先技术、其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独一无二的华人创业者信心倍增。如杨致远的雅虎公司仅仅4年就跻身于全球百强之列。2000年一期《财富》杂志的调查显示,全球1000家大企业中,美国7家高科技华人企业榜上有名。其中,雅虎公司名列第85位和王嘉廉的CA公司名列182位。可惜这样的人物寥寥无几。

  2 华裔不如犹太人关心政治

  在美国两党制度下,竞选人之间的斗争常常很尖锐,他们企图得到选票和竞选捐款,而不论其从哪里来。族裔群体居住较集中,并且由于其内部利益的相关性,比较容易形成一致意见,他们构成了可观的“票仓”。利用手中的选票成了一些少数族裔影响美国政治的手段。

  绝大多数犹太选民参加投票,而且非常集中地投向民主党。1988年,64%的犹太选民投票支持杜卡金斯,1992年和1996年,分别80%和78%的人支持克林顿。1992年克林顿竞选期间,60%的个人捐款来自犹太人。1996年,27%的犹太人说他们向总统候选人捐了款[6]。原因之一是共和党政策保守,而犹太人不喜欢以基督教联盟为代表的宗教右翼政治,他们更多地强调公民权、公民自由和反对歧视等。这点同民主党比较接近。通过选举,1998年时,美国有45名众议员和10名参议员是犹太人,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和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将近20%的成员是犹太人。此外,美国不少政治界、经济界名人是犹太人,如前国务卿基辛格和舒尔茨、前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和温伯格、现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等。这些人若主张倾向于以色列的政策,那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