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论浙江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网 2011-05-01 00:00 来源:不详 作者:金冲及,章开沅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本文是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教授和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会长章开沅教授分别为本院胡国枢先生大作《光复会与浙江辛亥革命》一书写的序言

  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六十年前,亲身经历辛亥革命的早期中国同盟会会员林伯渠同志,曾经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生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林老这些话说得十分中肯。如果说“这并不足怪”,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辛亥革命这样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在这一点上,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孙中山先生在临终前强调的也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当人们回顾自己走过的那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时,就越来越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这场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上,把它看作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同时,也严肃地总结这场革命留下的经验教训。近二十年来,在辛亥革命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包括出版的研究著作、资料汇编、回忆录、画册等和发表的学术论文,是以往多少年也难以比拟的。

  正因为如此,有些学者曾经感叹:在这个领域内要作出新的突破性成果已十分不易。但事实上,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就此停步,相反,许多史学工作者仍在不断地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推动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更加走向深化。其中有两个趋势是值得注意的:一是把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置于当时社会结构和社会心态深刻变动这个大背景下来考察;二是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状况很不平衡这个现实出发,加强区域性的研究。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确实有着很大的发展余地,也许可说是方兴未艾。

  浙江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地区。广东、两湖、江浙是当时革命派最活跃的地区,革命派的早期组织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就分别在这几个地区展开活动。人们自然会关心:它同这些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社会结构、民众心态以至风俗习惯等有哪些关系,革命运动在这些地区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如何认识这些地区重要历史人物的群体特征和个性剖析等。正是这一意义上,胡国枢同志专著《光复会与浙江辛亥革命》出版将有助于人们对这场全国规模运动的理解。

  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会长章开沅:1978年秋,我与林增平、张磊诸友人筹建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根据黎澍的建议,我们没有从一开始就办全国性学术团体,而是长期维持中国地区辛亥革命研究会的名称。但由于中南地区主要是两湖与广东辛亥革命研究力量相对集中,所以北京、上海和其他省区从事辛亥革命研究的团体和个人与我们的联系日益密切,其中就包括浙江的胡国枢与浙江辛亥革命研究会。

  我历来提倡区域研究,因为中国版图很大,人口太多,加以各个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民族、宗教乃至语言、文字等社会诸因素各具特点,地区之间差异甚大。如果没有把各地辛亥革命运动研究深透,就很难对全国范围的辛亥革命运动总体作宏观、全面、深入而又确切地阐析。浙江是东南沿海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也是新的社会思潮传播较早较快的地区。《浙江潮》在东京留学界开风气之先,浙江的学生运动蓬勃发展,在全国亦堪称潮流的前驱。光复会为同盟会3个主要共同创建团体之一,会中群星灿烂,英才济济,在思想上和实践上都是先锋,而秋瑾、徐锡麟等英名更照耀着后继者赴汤蹈火的革命道路。此外,浙江铁路自办,有声有色,实绩斐然,乃全国保路运动的前驱。即以抵制美货、立宪运动而言,浙江亦与江苏齐名,都是领导潮流的先进地区,所以辛亥武昌虽然首义在先,但是如果没有江、浙迅速附义于后,恐怕革命也未必能竟全功。凡此种种,都足见撰写这本专著的重要意义。

  光复会与兴中会之间长期存在着派系之争,孙中山与章太炎的恩恩怨怨乃是不争的事实。过去论者往往责备前者多,而批评后者少,其间难免有失历史的公正。派系间的斗争总是双向的,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是也,而且并非总是一方代表正确路线,一方代表错误路线。我认为,作为处于同盟会主流地位的兴中会领导人,应该更加勇于承担纷争的责任。孙中山虽然心胸开阔,但并非完全没有狭隘之处。他与章太炎翻脸于前,与黄克强疏离于后,难免多少略有唯我独尊之嫌。而其左右如胡汉民、陈英士则更带“白衣秀士”色彩。至于装疯卖傻的吴稚晖之流,所起消极作用更大。当然,光复会章太炎、陶成章等感情用事,执意走向分裂,也自有其不可原宥之处。国枢之书没有回避矛盾,其第四单元“光复会的历史功绩与悲剧”,专有一章评析光复会与同盟会之间的是是非非。读者当可以从中增添若干对于这段历史公案的认识。

  编者按:本文是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教授和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会长章开沅教授分别为本院胡国枢先生大作《光复会与浙江辛亥革命》一书写的序言摘录。本刊在发表时作了一点技术性处理,特此说明。《光复会与辛亥革命》一书,包括5个单元、24章,辑录照片近百张,并附有浙江辛亥革命资料目录、浙江辛亥革命研究综述、30年来浙江辛亥革命学术会议与浙江省辛亥革命研究会介绍等,堪称全面反映浙江辛亥革命运动及其研究状况的一本力作,也是第一本关于光复会研究专著。它开启了一扇历史新视窗,再现了辛亥革命时期浙江人民英勇奋斗、开拓进取的璀灿历史画卷。作者在占有史料调查研究上下过扎实功夫。在内容、结构、思路上均有所突破,如:运用大历史观,不再局限于政治史视野而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方位观察这场革命运动的发展与走向;透视文明进化背景,抓住浙江文物之邦的地域特性,从中西文化汇流、新旧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视角,去认识辛亥革命这一反帝反封建斗争;突显人民主体性,摆正辛亥革命中人民主体地位与双重政治主角———光复会、同盟会的双轨运作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浙江民众运动比其他有的省区广泛深入的历史根源与现实启示;对历史人物群体与个案剖析,力图刻划其行为心理特征与时代的辨证关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