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历史 超越历史
辛亥革命网 2011-05-04 00:00 来源:《学习月刊》2005年第9期 作者:章开沅 查看: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千年以上的岁月中中充满着友好交往的美好回忆,按一些日本学者的说法,日本文化早期的发展曾饱含着中华文化乳汁的滋润。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又曾被几代先进的中国人奉为变法图强的楷模,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学者把日本当作亚洲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范例。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事物的另一面——历史事实昭示,正是现代化的日本,长期给亚洲邻国不断造成灾难,而首当其冲的便是中国和朝鲜。日本现代化的进程,从鄙视亚洲并效仿西方殖民主义的“脱亚论”开始,国力增强以后,打出“大亚细亚主义”的旗帜,转而以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为幌子,竭尽全力称雄亚洲并争霸世界。
自甲午战争以来,在半个世纪里,日本连续向中国发动三次大规模侵略战争,第一次侵占了中国的台湾,第二次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第三次从华北打到华东,华南,乃至华中,西南,野心勃勃地妄图一举灭亡中国。特别是历时8年的第三次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了3500万人伤亡和难以数计的巨大经济损失。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作为一个损失惨重的被侵略国家,以极大的宽容对待发动侵华战争而又失败了的日本,使日本才有可能成为,战争的失败者乃是和平的受益者。但是,有些日本人却未能从失败中吸取应有的教训,他们不甘心失败,且总是妄图重圆当年称雄亚洲,争霸世界的美梦。正是这些人,千方百计推卸侵略战争的责任美化当年军国主义的罪恶行径,一次又一次揭开历史的伤疤,不断挑起国际性的争论,人们都说对于战争责任的反省,日本不如德国。我不愿说日本人不如德国人,而宁可说日本政府不如德国政府,因为我深知绝大多数日本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都是强烈反对军国主义复活的。但不愿承担战争责任的政府毕竟会使自己的民族进一步蒙受羞辱,何况这不是一般的战争责任,人们不会原谅那些继续掩盖真相和推脱罪责的日本政府。只要这样的政府存在,不管日本多么富有,多么强盛它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也难以受到应有的尊重更难以赢得真挚的友情。
严酷的现实教育我们,不仅要牢记历史,尊重历史,而且要超越历史。所谓超越历史,就是不要受陈旧历史眼光的局限,更不能因袭过去历史造成的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区。即以抗战的胜利而言,人们过去曾称之为“惨胜”;如果这指的是战争所造成的损害极为惨重倒也说得过去,但决不能因此就任意贬低中华民族艰巨卓绝的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从1931年到1941年,我们几乎是全靠自己的力量反抗日本的疯狂侵略,即便是1941年以后,我们也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力军,作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我们始终牵制着日军总兵力的60%-70%,并且不断给以沉重的打击。据统计,从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5月31日,日军在中国的伤亡和被俘人员总数252.17万,包括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远远超过了苏联和英、美歼灭日军的总数。正是我国亿万军民的长期英勇抵抗,不仅粉碎了日本三个月征服中国的速胜迷梦,而且打破了德,日会师的战略部署,从而有力地促成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辉煌胜利。因此,我们理所应当地成为战胜国,并且赢得全世界人民的称赞和尊敬。可是,过去国民党说共产党“游而不击”,共产党说国民党“片面抗战”形成自我贬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真正的史学不仅属于全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今天,我们应该而且能够以更为超越的眼光来纪念抗战这段辉煌的历史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但战争根源依然存在,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战争在世界许多地区连绵不绝人类依然免不了自相残杀,而迅速发展的高科技更不断推进战争残酷的程度和规模.。因此,用历史来教育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并努力消除战争根源乃是时代使命。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