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编练湖北新军(2)

辛亥革命网 2011-04-22 00:00 来源:武汉文史资料 作者:严昌洪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湖北新军是在张之洞从两江带回的部分江南自强军为骨干建立的护军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张之洞编练湖北新军,

  张之洞在湖北实践了他的三种教练之法。首先是募洋将管理操练。先札委德国军官贝伦司多尔夫充当教习,教练士兵训练各种技艺理法,颇著成效。但扩大为两营一哨后,仿照德国军制,凡西法马、步、炮队、工程各阵式技艺,以及枪炮药弹装卸运用、机器理法、营垒桥道各工程,测量绘图诸事宜,人人皆须练习,日日排有课程,洋教习一人不可能分班全部教授。于是又增聘原来自强军的教习、德国军官何福满和赛德尔充当两营一哨教习,分司训练。湖北新军军制参仿德、日两国,故后来又聘日人为教习。

  同时,为了培养军事人才,他设立军事学堂,先后办有武备学堂、将弁学堂、武高等学堂、武普通中学、陆军第三中学和陆军小学堂。其中陆军小学堂,由于程度特别低,就改称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为做到“非学堂出身者不得充统领营哨各官”, 该学堂招收在营士兵训练,由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成归国者充任教习,还聘有德、日军官出任教官,如后来成为德国总统的兴登堡就在该学堂当过教官。陆军小学堂计划先招收3000 人, 以后达到6000人,试图实现“六千君子共学堂”的目标。学制为三年,一天在堂上课,一天在营操练,课程有军制、军械、战术、筑城、野外勤务地形、外文、数学等。学生毕业后到部队担任初级军官。此外还附设测绘、海军、陆军、军医、军需5 个班。由于这个学堂招收的都是在营的士兵,年龄偏大, 所以他们调侃说:“学堂特别小,学生特别老。”然而张之洞很重视这所学堂,以其亲信张彪任总办, 黎元洪、刘邦骥任帮办,白寿铭为提调。1906 年开学时,张之洞还亲自撰联悬挂校门:“执干戈以卫社稷说礼乐而敦诗书”。后来又按清政府的要求再办了一所正规的陆军小学堂。

  派出去学习也是张之洞的教练之法,他经常遴派将弁考察日本陆军编制情形, 以资仿效。黎元洪就多次赴日学习军事。

  此后,张之洞抓紧编练新军,工程兵由一哨扩编为一营,又增设辎重队,使兵种更为齐全。但编练新军碰到经费不足的问题。因为西法弁兵操练之制,先练体操,再练枪炮,最为勤苦,其测绘、工程等事,学堂之功课,野操之奔驰,尤为繁细勤劳。非年力强壮、志气坚卓、能耐艰苦者不能充当,而要得到这种人,非厚给饷需不可。且非衣履坚韧、饮食充足、居处爽洁,则终年督课、终日跋涉,其人亦断不能支,所以洋操经费需要更多一些。而鄂省饷需支绌,惟有减营加饷,使款不增而兵可练。人数少了,可练精兵。于是张之洞大力裁并绿营制兵,整顿练军,以便裁营腾饷,精练洋操。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以后, 张之洞于1900年1 月检阅了近省各营的骑射打靶、洋枪技艺,并观看了防营的军事演习(当时称为“行军队”)。他的评价是:射击方面,“省营中靶在八成以上, 外营中靶在三成以上”; 军事演习方面,“各军于攻守进退间,尚能悉听调度。其施放枪炮,以护军营最为纯熟不乱。以及工程营之赶造桥垒、安放地雷,辎重队之运送军资等事,皆能合法。其余各营,其中亦有可观。惟此系初次合操行军队,内中各营生熟自难一律。”他要求各营将领在一个月内抓紧操练行军队,他将再次校阅,并根据表现给予奖惩。

  1901 年4 月10 日, 经过一番训练之后,张之洞又一次检阅军队。事前发出示谕说,本部堂校阅护军、武恺、武防、武建、工防各营行军操法,将亲临大校场,查阅各军队伍军械、衣装。命令各军头天依次出城,遵照指定地方,安扎营垒,俟10 日黎明在保安门外操练行军队。他提出自己和随从文武员弁, 俱系自备食物,并不设桌椅高坐, 如须休息也只能席地少坐;所有执事各员及观操官员等, 俱不准摆列高坐。他这种身体力行的作风,给在场所有人员极大影响。

20 世纪初,配备德式装备的湖北新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