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3)
辛亥革命网 2011-03-14 00:00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章开沅 查看:
另一首是:
善似青松恶似花,
如今眼前不及他。
有朝一日霜雪下,
自(只)见青松不见花。
以上题词凡中文大多用毛笔正楷书写(赠言系用钢笔以英文书写),笔划尚称工整,可见即使长期旅居海外亦未中辍练习中文书法。诗作及其英译虽然颇多瑕疵,但对于一个多年生活在英语社会并完全以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中国青年来说,已属难能可贵。这两首诗是否是为美国同学所写,目前尚无法判断;更大的可能还是作者自抒情怀,但毕竟已流传于美国。
另外一个例证是容闳在1878年5月4日写给威廉的信。
其时容闳已经作为中国留学生监督(后兼任驻美副使)在哈特福德工作六年,而留学事务所也正是在这一年被迫结束。威廉则早已从广东返回美国,容闳在信中除继续与他讨论调查华工问题外,还特别谈到向耶鲁大学赠送中文书籍一事。由于最初的赠书目录尚未发现,赠书总数及种类已不可知。幸而此信还附有一张残缺不全的书目,照录如下:
容闳1878年赠送:《纲鉴易知录》、《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山海经》、《康熙字典》、——一才子《三国志》(似应为《三国演义》——沅)、《李太白诗集》。(这个书目系用英文书写,前面是汉语拼音,后面是英语释义,因中国读者已熟知这些书籍的内容,所以本文节略后者——沅)。
此信还说, 除以前所已赠书籍外, 将继续赠送《皇朝历史》(“Dynastic Histories ”,疑指十七史或二十二史之类——沅), 以及全套《大清中外一统舆图》。从这封信和另一封给莱门(Addison VanName )教授的信可以知道,这些书都是指名送给耶鲁大学的。 我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访问耶鲁,深知该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完善,而且19世纪70年代以来又未经任何自然灾患或战争的损害,我们很有可能发现容闳赠书的踪迹,而这将为中美文化交流史增添一段佳话。
从上述容闳手迹可以看出,他最欢喜的格言是“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在他留存的7则赠言中重复引用四次。此语出于《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昔人把大人解释为君或至大之人,而赤子则有民与婴儿两种解释。容闳显然采用后一解释,所以用英文译为“A great man never losed the heart he had when a child”,意即长保心灵的专一与纯真。另一格言“礼之用,和为贵”,出于《论语·学而》,原文是:“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容闳英译为:“The most valuable thing in politeness is concord ”,理解尚称贴切。把礼译为Politeness显系出于无奈,因为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如同中国礼字那样具有极为丰富的含义的相应的单字。“有志者事竟成”亦有根据,《后汉书·耿渰传》:“帝谓渰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舍,有志者事竟成者也。’”容闳的英译是:“When there is the will the work is effected whatever it may be”,比原话更为有力。“手拈一管笔,到处不求人”,此语不知出处,可能是乡村塾师勉励生徒勤学之语。容闳译为“He who know how to use the pen is an independent man wherever he goes.”把“不求人”译为“an independent man”,显然增添了西方近代独立人格的含义, 仿佛唐人街的粤菜业已悄悄地向洋人口味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