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纪念辛亥革命(2)

辛亥革命网 2011-03-22 00:00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作者:姚忠红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黄兴是中国推翻君主专制,缔造民主共和国的时代伟人,是和孙中山并列的开国元勋。但是对他的评价长期以来却争论纷纭,莫衷一事。如何正

  据同盟会初期(1905、1906两年)入会会中名册统计,在979名早期会员中,湘籍会员有158人,鄂籍会员有125人。为什么同盟会能很快在留学界、尤其是在两湖留日学生中获得如此巨大的反响?这显然是借助了黄兴及华兴会成员的影响。因为两湖青年在当时的留学生中人数是最多的,而黄兴作为华兴会重要领导人在两湖留学生中的威信又很高。另外华兴会在策划长沙起义的过程中,早已和长江流域一些省份的留学生和革命小团体建立了联系,进而沟通了同盟会同长江流域的联系。关于这一点,作为当时加盟人之一的张继就曾说过:“在革命事功上帮助总理的第一个是黄克强先生。当时革命事业之所以有伟大的发展,实克强先生助成之。当时,……长江潜伏的实力全在克强先生掌握中,他首先尊崇总理做领袖,国内外的革命力量于此打成一片,同盟会才成立起来。”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有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比较完整的组织系统,有为广大会员和革命人民拥戴的领袖,这是与以前秘密会党显著不同的特点。由于有同盟会的领导,会员分布全国各地,革命斗争广泛开展起来。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纷纷独立。而又很快联合起来,避免了秦末、元末割据称雄的局面。这是建立了统一的革命政党的结果。只有建立了同盟会这样的资产阶级政党,使全国革命有了中心,把学界、工商界、工人、军队士兵和会党组织在同一主义之下,各省革命斗争才能胜利开展;只有有了全国统一的政党领导,才能在胜利后把独立各省很快联合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同盟会在全国各地长期进行活动,积蓄革命力量,没有同盟会的积极策划,就不会有一省发动、各省响应的迅速胜利。同盟会是全国胜利的组织者,黄兴协同孙中山创建同盟会,为革命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

  从1905年8月成立到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7年之间,黄兴不仅是同盟会的杰出组织者,而且在维护团结、巩固组织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

  1907年夏,章太炎等因《民报》经费问题反对孙中山的领导。在此争端中,黄兴说明:“孙总理德高望重”,规劝章等“倾心拥护”。 一场风波暂告平息。1909年秋,陶成章等分裂同盟会,章太炎也紧密配合。在这次纠纷中,黄兴大义凛然,与陶、章等进行了斗争,对他们的无理要求,“一概置之不理”,对他们的追随着,则致函为孙辩诬,以促其“反省”。黄兴还致函美洲各埠中文日报,戳穿陶等:为种种排挤之辞“用心险毒”。通过斗争,揭露了陶、章等搞派别分裂活动的事实,维护了孙中山的信誉和领导,捍卫了全国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同盟会,教育争取了一批不明真相的人,使他们在同盟会的旗帜下继续前进。

  二、组织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为革命的最后胜利铺平道路。

  黄兴从立志救国那天起,就意识到只有用武力才能推翻清政府,为此,他在日本学习期间,非常注意学习军事,尽管他是学师范的,但他却利用课余时间向日本退伍军官学战略技术;去神乐阪武术会练习打靶,掌握射击技术;或去参观士官联队的军事训练,增长军事才干。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运动如火如荼。而黄兴是同盟会发动的历次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他把白己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武装起义的准备和组织上。同盟会一成立,他就亲身掌握当时留日陆军学生的入会工作,会员名单也由他亲自保管。他还在陆军学生的会员中,选择了一批可靠同志,另组一个更严密的“丈夫团”,使他同一般革命军人建立了特别密切的关系。

  在孙中山的“十次革命”中,最初两次即1895年的广州起义(只拟订了计划,并未付诸实行)和1900年的惠州起义(由郑士良指挥的一次军事行动)发动于同盟会成立之前,其余八次,在1907年至1911年间发生于中国的南部和西部:广西和云南省各一次,广东省6次。这八次军事行动,因孙中山曾远离国境,大多数都是黄兴亲自指挥的。在海外奔走,固然重要,组织财源,实利赖之。但如果无人肯在内地冒险,革命还是不会成功的。黄兴是肯冒险和深入虎穴的人。

  自1906年初起,黄兴陆续派遣同盟会员分赴国内各地,策动军队,联络会党,以便与两广的军事行动相配合,共同举事。随后,黄兴亲自领导了多次起义,并表现出有勇有智的统帅才干。1908年3月,在钦、廉、上思起义中,他率领起义民军奋勇杀敌,以少胜多,大败清军。“克强之威名因以大著。”5月初,以势单力孤,械弹接济不至,退返安南。适云南河口起义爆发,孙中山委黄兴为云南国民军总司令,节制河口起义诸军,黄兴不顾鞍马劳顿,迅即前往河口前线督师。旋返河内组织援军,在老街为法警截留,被解出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