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会籍越南华侨钟念祖和孙中山的生死情谊(4)
辛亥革命网 2011-04-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黄柏军 李海燕 查看:
其二:何香凝同志在谈到向中山先生学习的问题时写道:“我们应向他学习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是学习他简朴清廉的生活。孙中山先生一生清廉,生活简朴。从我认识他的时候开始,在相处二十多年的日子里,虽然他为国家革命做了那么多的事,人民付与他那么高的荣誉和对他那样尊敬,他的生活的简朴都一如往日。他奔走革命之时,生活十分刻苦。……”爱国侨领钟念祖侄子钟炳昌先生关于孙中山在越南开展革命的追忆,给何香凝这个论断做了证实。钟炳昌又写道:“有时孙先生要外出,我伯父便借助衣服及帮助先生改装。 ……有一次,孙先生要离开海防,当时无法得到出境证,后来因为我的伯父钟念祖的相貌很像孙先生,于是我伯父便把他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孙先生,结果孙先生便取得了出境证,平安地离开越南海防到了香港。”
其三:1956年时,钟炳昌曾指引告诉大家说:“孙先生住过的那个阁楼目前还存在,即越南海防潘佩珠街(原叫东京街)巧8号楼上屋顶的那个阁楼。”
其四:1956年,有不少华侨慕名前去越南海防钟念祖旧居瞻仰,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往事和风采,孙中山在钟家暂住时使用过的墨砚及挂钟,仍保存完好,《新越华报》特为拍摄,刊登了图版。
其五:孙中山先生在越南的河内、海防等城市进行革命活动以及得到越南华侨的响应、支持的事迹,除侨胞及越南人士的口碑传述外,在官方档案中也部分地有所存留。如钟念祖先生侄子钟炳昌先生曾追述说:"后来,孙先生回国被选为临时大总统,曾从国内寄来一张“褒扬状”(奖状),上边有孙先生的亲笔签名,奖给我伯父钟念祖。这张褒扬状,一直保留着,最近(按:指1956年——引者注)我已寄往北京"。
历史研究者武尚清在文章结束时候由衷感叹:几代人的越南华侨,就这样,不但踊跃捐款资助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勇敢地投身参加孙中山先生指挥的多次边境起义;又亲笔撰写回忆录,贡献革命文物,从而使孙中山与越南华侨间这段重要的历史事迹得以真切而生动地昌明于世永载史册。
这里说的捐款支持、舍命救助掩护孙中山的革命志士无疑是指以爱国华侨钟念祖为代表的一个辛亥革命以前就参加民主革命、早期在海外跟随孙中山推动反清革命的先侨群体;而此后几十年悉心保存革命文物、晚年回忆讲述先侨事迹,积极捐献珍贵文物的华侨后人无疑是指以钟念祖侄子钟炳昌为代表的爱国华侨群体,他们两代人的事迹的确是耿耿情怀可昭日月赤子忠心感人肺腑啊!
五 在新会崖门南合村找寻爱国侨领钟念祖的足迹
我们在史料领域解开了“钟念祖智救孙中山”这个百年谜团之后,怀着对一代爱国侨领的敬仰之情,2011年4月3日,笔者专门来到钟念祖的家乡——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南合村进行采访,探望哪里的乡亲,探访钟念祖的故居,寻找关于钟念祖留给家乡、留给乡亲的一切足印和记忆。
这南合村如今有村民900多人,在崖门镇属于小村庄。巧合的是,南合村与仙洞村是邻村,在100多年前,南合村出了一个爱国侨领钟念祖,仙洞村出了一个爱国志士杨西岩,这两人都是孙中山的亲密朋友,都是支持革命不惜家财得到过孙中山热情嘉奖的著名人物。
在南合村村委会办公室,村干部钟华暖等热情接待了笔者。
关于钟念祖,钟华暖有很多话要说。钟华暖和钟念祖同一个村子同一个里居——南合村大闸村,两家住宅一巷之隔而已。钟华暖今年40出头,是年轻一辈村民,没有见过钟念祖。但是“钟念祖智救孙中山”这个传说他从小就听说过,对这个本家叔祖的舍身革命的壮举充满敬仰。他业余也喜欢收集有关钟念祖的有关史料。他给笔者找来三种和钟念祖有关的史料书籍:
其一是1989年出版的《崖西志》。书中首次记录了一百多年来流传来新会崖门地区的民间故事《孙中山智救钟念祖》。
其二是2006年编辑出版的《新会南合乡谱志》。该族谱详细记载了该村钟姓村民世系源流,其中关于钟念祖,族谱记载他是南合村第26世子孙钟承仓的儿子,念祖上有哥哥钟启佐,下有弟弟钟厚逢。然后,钟念祖家族源流在族谱中的记载,至钟念祖三兄弟时候就断了,他们的后代情况是一片空白。钟华暖解释,族谱出现这样的情况,极有可能是,清末民初钟念祖三兄弟少年时期随父亲去越南谋生,尽管三兄弟在越南有后代,但是他们的情况没有反馈回家乡。而族谱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也没有办法续修;等到新时期续修的时候,钟念祖已经病故,他的后代和家乡失去联系,所以出现了钟念祖兄弟家族成员全部出现空白无法在族谱接续起来的现象。
南合村民有个心愿,希望钟念祖家族的成员在未来看到有关文章,可以回家乡看看,把自己的名字成功接续在钟念祖的名字之下,完成先人遗愿。
其三是2003年出版的《古冈州钟氏族谱》。该族谱在钟姓名人栏目中简单书写了钟念祖对民主革命的重大贡献:“钟念祖,居南合,养性祖裔孙,协助孙中山先生国民革命。因为貌似孙中山,在越南警察围捕孙中山时候冒认自己是孙中山,等待孙中山安全出关离开海防后,才恢复本来身份和名字。”
这几行短短的文字,透露出南合村村民矛盾的心情:尽管此前没有充分证据证明《钟念祖智救孙中山》这个传说是真实的;但是村民们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既然没有确证就长话短说,留下几行文字作为后代子孙破案线索,相信总有一天这个悬案会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