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来中国大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评价(3)

辛亥革命网 2010-09-29 00:00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作者:张海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50年来中国大陆对孙中山的纪念与评价》,简要回顾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最高层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每逢十年一次的重大纪

  第三次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活动是1991年。10月9日,北京各界5000人在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隆重集会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家主席杨尚昆,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宋平、李瑞环,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顾问委员会、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辛亥革命老人、华侨和台港澳同胞、孙中山和黄兴的亲属等出席了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主持大会。国家主席杨尚昆发表了主题报告,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屈武讲话。[16]同日,江泽民、杨尚昆、李鹏、万里等领导人会见了出席辛亥革命80周年的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人士(其中有孙中山和黄兴的亲属)。[17]10月10日的《人民日报》在第1版发表社论《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此前,在10月8日,全国政协还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的茶话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政协各位副主席、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辛亥革命的老人、台港澳同胞和国际友人400多人出席了会议。[18]

  以上可见,新中国建立50年来,除了1951年、1971年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外,凡是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生辰、忌辰的逢十纪念,党和国家都是以最高规格举行纪念大会。这样的大会总共进行了13次。所谓最高规格,是指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或者全部出席,或者大部分出席;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发表专题社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领导人都要在当地的纪念大会上讲话。这就是说,每逢十年一次举行的纪念辛亥革命或者孙中山的活动,成为全国重要的政治活动,是全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像这样50年一贯进行的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中国共产党生日可以与之相比拟。

  为什么党和国家这样重视纪念辛亥革命呢?这是由共产党人的历史观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共产党人观察历史发展进程的指导思想。正是依据这一思想,确认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代表性事件。毛泽东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19]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20].毛泽东多次论述过辛亥革命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意义。1949年9月他在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21]毛泽东在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时发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特别指出孙中山值得纪念之处在于三方面:他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22]这里说的前两方面,就与辛亥革命直接相关。周恩来在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大会上肯定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他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旧式的民主革命。这次革命是不彻底的,它没有完成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我们感到高兴的是,我们不仅完成了辛亥革命的英雄们未完成的事业,实现了一百多年以来中国许多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而且已经使我们这样一个六亿五千万人口的伟大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康庄大道。"[23]董必武在这次纪念大会上也指出:"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长期历史中,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但它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使得中国人民有可能找到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24]

  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评价,把中国共产党人纪念辛亥革命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原由都讲清楚了。这基本上成为此后纪念辛亥革命的基调。1981年10月,胡耀邦在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大会上讲话,进一步指出:"辛亥革命违反帝国主义列强的意愿,推翻了他们所支持的清朝政府,这就在近代史上第一次证明了中国的命运毕竟不是帝国主义所能任意支配的","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都把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胜利看作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对于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先生和他的同志们抱着崇高的敬意。"[25]《人民日报》10月9日发表社论指出:"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真正的继承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辛亥革命发展的硕果。"[26]1991年10月,杨尚昆在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大会上讲话,特别指出虽然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但是,"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是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以后的一系列历史发展开辟了道路。在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辛亥革命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27]

  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纪念辛亥革命的一个理由,但不是惟一的理由。如果是惟一的理由,那就把辛亥革命当做历史上一般的起过进步作用的事件了。辛亥革命的英雄们为了推翻清朝反动、腐朽的统治,而不屈不挠奋斗的革命精神,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努力,正是新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借鉴的精神。杨尚昆在讲话中指出:"在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辛亥革命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今天,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共和国中的每一个公民,都不应该忘记八十年前资产阶级革命家在推翻封建帝制的斗争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27]《人民日报》1991年的社论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尤其不能忘记祖国的近代史、现代史,要善于从近代现代史上灿若群星的民族英雄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孙中山先生救国救民,'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于将倾'的高尚品德,'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坚强意志,追求真理、不断进取的赤子之心,放眼世界、'迎头赶上'的雄心壮志,以及'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可谓万世楷模。孙中山先生这种战斗不息的爱国主义热诚,自强不息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永远值得弘扬和光大。"[26]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