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阶段性问题(2)

辛亥革命网 2016-12-08 14:24 来源:团结报 作者:张华腾 查看:

西安事变不是一次酝酿已久的老谋深算的兵谏,而是临时的仓促的不得不进行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有着明显的阶段性。

  以上八项为我等及西北军民一致之救国主张,望诸公俯顺舆情,开诚采纳,为国家开将来一线之生机,涤以往误国之衍尤。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临电不胜迫切待命之至!

  张学良、杨虎城、朱绍良、马占山、于学忠、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钱大钧、何柱国、冯钦哉、孙蔚如、陈继承、王以哲、万耀煌、董英斌、缪征流。叩文”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通电说明事变缘由及8项抗日救国主张,在全国激起强烈反响。中共中央收到张学良、王以哲及刘鼎电报,得知西安事变消息后,于当日召开紧急会议,分析情况,研究对策。会议肯定了西安事变的积极意义,并决定派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组织三人委员会,叶剑英为参谋长,协助张杨主持大计。根据国内外局势,以联合抗日为前提,斡旋各方,力主和平解决。周恩来12月17日下午到达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分别会谈,了解西安事变情况,征询张杨的意见,并与张杨商定了与蒋介石谈判的五项条件:

  (一)停止内战,中央军全部开出潼关;(二)下令全国援绥抗日;(三)宋子文负责成立南京过渡政府肃清一切亲日派;(四)成立抗日联军;(五)释放政治犯,实现民主,武装群众,开救国会议。

  西安事变震惊了南京政府。南京政府一时群龙无首,各派政治力量竞相登场,最后形成主战、主和两大力量。主战派作出讨伐张杨的决定,派遣大量军队兵进潼关,给张杨以极大压力,迫使张杨就范;主和派则努力和平解决的同时也支持给张学良、杨虎城施加压力。蒋介石的顾问瑞纳、夫人宋美龄及妻兄宋子文是主和的主要代表人物,先后飞赴西安,与张杨和谈。

  在张学良、杨虎城的努力之下,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人的协调和帮助之下,蒋介石及其代表宋美龄、宋子文于23日、24日进行谈判。最终原则上接受了张学良、杨虎城的停止剿共,联合中共等各种政治势力共同抗日的五项政治主张,又具体为十项协议。周恩来将谈判结果电告中央。即:

  1、孔、宋组行政院,宋负绝对责任保证组织满人意政府,肃清亲日派。2、撤兵及调胡宗南等中央军离西北,两宋负绝对责任。蒋鼎文已携蒋手令停战撤兵(现前线已退)。3、蒋允许归后释放爱国领袖,我们可先发表,宋负责释放。4、目前苏维埃、红军仍旧。两宋担保蒋确停止剿共,并可经张手接济(宋担保我与张商定多少即给多少)。三个月后抗战发动,红军再改番号,统一指挥,联合行动。5、宋表示不开国民大会,先开国民党会,开放政权,然后再召集各党各派救国会议。蒋表示三个月后改组国民党。6、宋答应一切政治犯分批释放,与孙夫人商办法。7、抗战发动,共产党公开。8、外交政策:联俄,与英、美、法联络。9、蒋回后发表通电自责,辞行政院长。10、宋表示要我们为他抗日反亲日派后盾,并派专人驻沪与他秘密接洽。

  十项协议方方面面,非常具体,内政外交,结束内战,联合共产党共同抗日,改组政府,召开救国会议等,而且责任分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完全达到。

  蒋介石提出,愿以人格担保答应西安方面提出的条件,但坚持不签署书面文字。为了迅速解决问题,周恩来采取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经张学良、杨虎城同意,答应了蒋介石不签字的条件。

  蒋介石答应了张学良、杨虎城的要求,但在有条件还是无条件释蒋问题上西安方面意见极不统一,尤其是东北军中下层军官方面反对无条件释蒋。为了尽快安全释蒋,张学良拍板于12月25日下午秘密与杨虎城将蒋介石送至机场,张学良并亲自陪同蒋介石离开西安,由洛阳次日返回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暂时告一段落。

  在西安机场,蒋介石对杨虎城说:

  “(一)明令中央部队于25日起,调出潼关。从本日(25日)起,如再有内战发生,当由余个人负责;(二)停止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三)改组政府,集中各方人才,容纳抗日主张;(四)改变外交政策,实行联合一切同情中国民族解放之国家;(五)释放上海各被捕领袖,即下令办理;(六)西北各省军政,统由张杨两将军负其全责。”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第二阶段

  蒋介石答应张学良、杨虎城的要求而获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在离开西安之前在机场对杨虎城的承诺,从后来的情况看,大部分还是履行了,如停战、联共抗日、改组政府等,但对第六项“西北各省军政,统由张杨两将军负其全责”的诺言不仅仅完全食言,而且变本加厉,加大加重了对张学良、杨虎城的惩罚。

  蒋介石南京政府对张学良、杨虎城的惩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审判张学良,囚禁张学良。第二,提出陕甘军事善后办法,迫使杨虎城等接受,将杨虎城第十七路军番号撤销,东北军调出陕甘,中央军进驻陕西、西安,西北三位一体解体,南京政府完全控制了陕甘局面。至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告终。但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合中共抗日的政策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中共与南京政府开始关于国共合作抗日的谈判,从这个意义上讲,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初衷得以实现,但两人的政治生命由此终止,成为悲剧性的人物。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