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运动的第一电、第二电、以及民国五年元月始旦檄等(3)(3)
辛亥革命网 2020-04-26 13:48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开林 查看:
二档案馆《护国运动》第180页收录了张子贞等人给各省军政首脑的通电,电文中写道:“昨日业由本省唐将军、任巡按使径电袁氏,要其取消帝制,惩办元凶,限以二十四点钟内答复”。可以看出:“限以二十四点钟内答复”的提法,是繁多的云南反袁电报中,比唐任漾电还早就出现过的语句。庾恩旸写作《云南首义拥护共和始末记》经唐继尧审阅作序,书中收录的唐任漾电也是“限以二十四点钟内答复”
由云龙编写的《护国史稿》收录了“唐任漾电”,没有收录蔡锷领衔的漾电(第一电)和敬电(第二电),然而在注释中由云龙写道:“24日发出致袁之敬电,即请其立将内乱罪犯杨度等十三人明正典刑,重申拥护共和之誓言,限二十四点钟答复。”由云龙又在序言中说:“限廿四小时答复,要他取消帝制,恢复共和民国……记得首发之电为敬电,而他(指蔡锷)记载是漾电……或是漾电,我记为敬电。”【注:载《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4期。】身为都督署秘书厅长的由云龙,记得敬电是最后通牒,这个记忆是清楚正确的,但因与云南都督府长期宣传的口径不统一,于是在编写《护国史稿》时就不便于坚持自己记忆的意见了。
唐任漾电稿子上的批语“此电已于廿三日午后十一时拍去”,要求“二十五日上午十点钟”答复,两者间隔35小时,这不符合各省熟知的“二十四小时”。为了弥补时间方面的逻辑漏洞,云南督署又编造了24日就宣布独立的新谎言。
邓江祁2015年在《云梦学刊》上发表的《唐继尧任可澄漾电新考——纪念护国战争100周年》,此论文比较了唐任漾电的各种版本,认为白之瀚《云南护国简史》、董雨苍《云南护国历史资料》、毛注青等编的《蔡锷集》等等各类书籍资料中,要求袁世凯答复的时间被记载为“二十四日上午十点以前”的说法,都是错的。作者根据何智霖所编《阎锡山档案 要电录存》(第1册)反映出唐继尧任可澄漾电是要求袁世凯于二十五日上午十点钟以前答复,从而认定唐任漾电要求袁世凯答复的时间为“二十五日上午十点以前”。
邓江祈先生的认定是正确的。这里再补充一点:那么是谁最先发明“24日宣布独立”这种说法呢?是护国运动结束后1916年12月21日唐继尧批阅的《云南督军公署秘书厅编发云南首义纪略电》,这文章编造说:“于23日发电,促袁氏取消帝制,限次日答复,24日遂宣布独立。”【注:二档案馆《护国运动》第380页】于是才会出现限袁“次日(二十四日)答复”的一连串以讹传讹,云南督署按照自己的意图随意改写历史事件情节,造成后代人极大的困惑。
1916年1曰7日时事新报,刊登蔡锷肖像与唐继尧肖像时,区别大小和上下
时事新报的编辑,阅读过大量云南和北京互相拍发的内部官电,了解到官电内容的真实情形,知道云南反对帝制的第一电、第二电、“有”电,都是蔡锷领衔,唐继尧任可澄的漾电是后来才拍发。于是在宣传报道中区分两人的政治作用,刊登两人照片时,把蔡锷大照片安排在唐继尧上方,把唐继尧小照片安排在蔡锷的下方。
12、护国运动爆发时云南督署公布的电文
云南督府对电报领衔人署名的态度最能说明问题。云南督府送交昆明《觉报》于1915年12月28日刊登了四篇“紧要电文”,一篇是唐任漾电,一篇是讨袁通电,一篇是将军署给省内各师旅团营长的通电,一篇是张子贞等滇军将领给各省的通电。这是反袁护国的电报刚刚拍发两三天后就送报社刊登的,又是在昆明本地发表,可以反映出当时云南都督府的本意。
无论梁启超个人向上海的报社投稿,或者各省报纸刊登的电文是什么样子,都比不上云南都督署自己送到《觉报》刊登的电文更能说明问题。
此三图是云南督署送《觉报》1915年12月28日刊登的的截图。”要电一”是唐任漾电,电文中的第一人称写的是“尧”,落款是唐继尧任可澄姓名。“要电二”是宣布反袁的通电,电文中的第一人称是“△”符号,并在文尾隐去了领衔者和联名者姓名。“要电三”是云南将军给省内各师旅团营长的通电,“要电四”是张子贞等滇军将领给各省的通电。
从云南督署同一天送登四份电文刊登的《觉报》上,可以看出一个对比:“要电一”是以唐继尧任可澄名义拍发的“唐任漾电”,所以电文中的第一人称写明“尧”字,落款直接写唐继尧和任可澄的真实姓名,用以宣传是唐继尧领衔。“要电二”这份声讨袁的通电如果也是唐继尧领衔拍发,那么也照样会用真实的姓名来宣传,用不着以“△”符号来代替第一人称。“要电三”是云南将军给省内各师旅团营长的通电,“要电四”是张子贞等滇军将领给各省的通电,后两份通电也都有明确的落款。
唯独“要电二”这篇云南督署送报社刊登的声讨袁的通电,删去了领衔人名字和落款人全部姓名,并在电文中把第一人称用“△”符号代替,不肯暴露领衔人是谁。这个时候,尚未产生一个月后《云南公报》那种把领衔的第一人称“△”符号改为“尧”字的文章。
云南有人说梁启超于12月25日在共和报“抢先”刊登声讨袁的通电,造成省内外登载的电文有差错。如果这理由成立,那么云南督署12月28日把这四份紧要电文送交《觉报》刊登,就代表着云南督署对省外报刊出现的差错进行纠正。
正因为拍发声讨袁世凯的“要电二”实际是蔡锷领衔而不是唐继尧领衔,并且蔡锷当时还在昆明,很容易就能当天看到这张报纸,督署送报社发表时不敢改为唐继尧领衔,怕引起争论损坏督署名声,于是干脆把讨袁通电中的真实名字隐去,用“△”代替第一人称。读者从《觉报》上看到的是“△等忝列司存”、“△等深受国恩”、“△等夙爱和平”、“△等今与军民守此信仰”、“△等志同填海”等话,而且电文中没有“即日宣布独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