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亥革命时期的朴寿
辛亥革命网 2021-12-10 09:52 来源:参考网 作者:杨文超 查看:
福州具有“西阻重山,东带沧溟,南望交广,北睨淮浙”①的战略地位,被清帝国统治者认为是维系东南疆域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平衡点,故而在此地设八旗直省驻防。福州八旗驻防作为东南疆域上的重要驻防,其职能涉清代中央政府对台湾治理、闽海关事务等问题,其军事长官福州将军责任重大,被赋予更多的研究意义。朴寿在清末民初这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被清廷任命为福州将军。
朴寿在清末的实录、政书、报刊等文献中多次出现,近年来在有关辛亥革命史、满族史、驻防八旗制度等相关著作中多有涉及。刘凤翰、潘洪纲、贾艳丽等学者也有论述。《福州文史资料选辑》《福建通志(民国)》等地方文史资料及地方志对辛亥革命前后的福州驻防及朴寿虽有所述及,但更多是落脚于革命党与八旗的冲突,极少有对朴寿个人的详细论述。但这些研究成果仍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和有益的借鉴。关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满汉关系,研究者多关注民族主义的演变与性质及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志士的民族思想,而对辛亥革命中,地方上影响革命进程关键人物未进行过多地深入探讨,更少有人提及朴寿。辛亥革命期间,福州旗人在朴寿的带领下,经历了怎样的惊慌与反抗。革命党人又是如何调整对策,面对革命形势朴寿是如何准备,又是如何抉择,朴寿对于福州的革命、满汉民族关系的作用究竟如何等等,这些对客观评价清末民初的民族问题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对朴寿的仕宦经历、辛亥前朴寿在福州将军任上整顿旗务以及朴寿在辛亥革命中的结局等进行探讨,以期为我们审视清末民初的民族关系提供一个有价值的视角。
一、朴寿的仕宦经历
朴寿,②字仁山,本是镶黄旗满洲全禄佐领下文举人。同治十年五月选补为太常寺笔帖式,光绪十三年,调补步军统领衙门笔帖式。光绪十五年,朴寿襄办大婚典礼出力,被保奏加理事同知衔。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二月,选补为吏部汉字堂主事。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报捐花翎,十月考取为总理衙门章京。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保送引见奉旨着交部记名以直隶州知州用,九月,总理衙门传补章京,仍兼原衙门行走十二月选升吏部科甲员外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总理衙门保奏请以本部郎中无论题调咨留遇缺即补,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月办理议约事竣出力经全权大臣庆亲王等保奏奉旨在任以道员交军机处记名简放,十一月调补外务部和会司郎中,十二月蒙召见一次,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经留京办事大臣保奏请加三品衔。十二月京察保列一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二十七奉旨补授山西归绥道。是年五月以山西归绥道兼任归化关监督。光绪三十年(1904年),朝廷赏时任归绥道的朴寿以副都统衔,随后任库伦办事大臣。令其参与处理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出走库伦事件。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上谕:“文瑞现在请假。归化城副都统已有旨令贻谷暂行兼署。该城事务重要。朴著迅即赴任。毋庸来见。”④此为,朴寿任驻防将领之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先迁正白旗汉军副都统,随后相继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正黄旗汉军都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调任福州将军。
从樸寿的为官经历来看,是一个从基层的笔帖式蒙清廷统治者拔擢,历侍同治、光绪、宣统三朝。一步一步官至福州将军,成为封疆大吏,地位显赫。
二、整顿福州旗务
自乾隆末叶始,福州八旗直省驻防逐渐沦为摆设,沦为赡养旗人的慈善机构,最终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⑤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上谕“以正黄旗汉军都统朴寿为福州将军。”⑥嘉道以降,至朴寿赴福建上任,又历百年,驻防八旗困境已是积重难返,且面对清末“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⑦内忧外患重重,朴寿到任后在驻防八旗内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加强驻防八旗的武力。其措施主要集中于福州八旗驻防内部的改善八旗生计;裁汰老弱,任用贤能;加强演练,改练新军;查禁鸦片,铁腕禁烟等。
(一)改善八旗生计
从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奏折来看,朴寿到任后立即着手,改善八旗生计,为后期提高驻防八旗武力,整顿旗营做好准备。朴寿先后对福州八旗驻防的军装器械、喂养马匹银两收支各款、阅看操演阵式等各项进行查验、考核。朴寿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二月接任福州将军,⑧次年(1908年)二月十二日上奏因到任未及三月例不出考,恳请朝廷允许暂缓举行考选军政。随即,朴寿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查验所属旗营一切军装器械并无亏缺,查阅福州八旗捷胜营并点验马匹库,奏销了福州满营喂养马匹用过的银两、旗营兵丁红白事用过的恩赏银两及福州满营生息银两。⑨并奏销福州满营。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收支各款项,为下一步进行旗营的改革做准备。
(二)查禁鸦片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初三日,清政府颁布禁烟上谕。他们认为自鸦片烟弛禁以来,流毒几遍中国,吸食之人,荒废农事,失去产业,病身败家。数十年来,逐渐贫弱,实由于此,言之可为痛恨。并称“今朝廷锐意图强,亟应申儆国人,咸知振拔,俾祛沈痼而蹈康和。著定限十年以内,将洋土药之害一律革除净尽。其应如何分别严禁吸食,并禁种罂粟之处,著政务处妥议章程具奏。”⑩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二十四日“谕内阁,禁烟一事,乃今日自强实政,教养大端,于卫生足民兴地利塞漏卮各节,皆有极大关系,万国瞩目,赞助同殷。”11并责成民政部以及各省总督、巡抚、顺天府尹和管理地方的驻防将军、都统等严格查办处理。
朴寿到任后即开始秉承清政府旨意办理闽省驻防的禁烟事项,认为“禁烟为自强要政”,并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具奏。福建鸦片流行的主要原因是“闽省负山滨海,本为瘴疠之乡,宁福漳泉又属产烟之地,民间谓鸦片辟瘴吐纳去疾,吸食遂多,且取值既廉”故而“流毒益甚”。而福州满营兵丁虽然“禁吸鸦片,律有专条”但是仍“身有嗜好者几近十之六七”,皆是因“生聚其间,习然所及”,以至于旗营员弁兵丁“精神颓弱,生计艰难,防务废弛”。朴寿到任之前,前任福州将军崇善、前兼署将军松寿对于禁烟已经进行一阶段,到任之后又详加查验,查出之前戒断者,因循者仍然不少,并且一些协佐领也有身染嗜好,但未经惩戒。朴寿认为“官为表率,岂可容姑,且禁烟责任宜专,分旗办理,势难统一督查。”他在自己衙署之西设立戒烟局分官局、兵局二所,以便就近督查。设戒烟局所之后,朴寿“禁令所关,未敢稍为宽纵”。经过严格的禁烟之后,朴寿的禁烟活动初具成效,在他的奏折中指出“虽不敢谓积习一清,循是以往烟害自能渐泯”。12736、737
朴寿亦奏有志自强实力遵戒官弁兵丁如有烟瘾已去药尚未除者,请准暂缓参革。“遵章参革者已数百人,其中实有年力方壮,差操勤奋,堪资造就之人。”朴寿担心这些人“若悉从废弃,恐无以谋生,反致流而为盗。”期待着“宽以时日,仍难望有起色者,一经验确,即遵照部章,立予斥革,以肃戎政。”他认为如此“庶几除痼弊而塞积弱之源。”13后期朴寿持续坚持监督旗营的官弁戒烟,如宣统元年(1909年)三月十七日,奏为特参镶白旗佐领祥德等戒烟未净各员及现办情形事折。奏为筹款设立工艺所凡被革兵丁择年力可造者勒令入所学习事折。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初八,奏为记名佐领托颕泰入局后烟瘾戒断请销去暂缓升补事折。14这些折子既反映了朴寿对鸦片加强管理的努力,也反映了朴寿在福州将军任上禁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