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才:李大钊在粮道街发表演讲

辛亥革命网 2022-09-11 19:31 来源:人民英雄网 作者:张继才 查看:

1923年2月,应湖北女权运动同盟会邀请,李大钊来到武汉参加该会组织的寒期演讲会,发表演讲。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独秀、李大钊是党的主要创始人。特别有意义的是,这两位党的主要创始人都曾在粮道街从事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陈独秀是在建党前,李大钊则是在建党后。
 
 
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3年2月,应湖北女权运动同盟会邀请,李大钊来到武汉参加该会组织的寒期演讲会,发表演讲。湖北女权运动同盟会成立于1923年1月,由湖北省立第一女子中学、湖北省立第二女子中学、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湖北省立女子职业学校部分师生组建,从事反帝反封的活动,维护妇女权利。实际上,主导该会的是中共湖北地方党组织。
 
        1923年2月4日晚上7点至9点,谢崇端女士对李大钊作简短介绍后,李大钊开始演讲,他的题目是《现在世界四种妇女运动之潮流及性质,并中国妇女运动之方法》。
 
        李大钊介绍说,世界上所谓四种妇女运动,是宗教的、母权的、女权的、无产阶级的四种妇女运动,无产阶级的妇女运动的要求是:同阶级的人民都应该享有同等权利,反对阶级压迫——无论男子还是女子都不受到阶级压迫,无产阶级的妇女应该与男子一样,加入到人权运动的团体中。而现在中国的妇女运动实际上有女子参政同盟会和女权运动同盟会两种形式。前者似专注宪法上所享有的权利,后者包括母权、女权和无产阶级的妇女运动三个方面。目前在各地女权运动同盟会中,中产阶级居于多数,无产阶级人数比较少,现在的妇女运动应该联合各阶层,一起奋斗,才能有效。李大钊指出,在法律上,妇女应该争取宪法上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民法上的亲权、财产权,刑法上应严厉禁止买卖妇女等等。
 
        李大钊对妇女运动寄予厚望。据媒体报道,他指出:“女权运动之性质,既如上述,中国现在切须注重者,首宜结合最有实力之坚固团体,以为将来实际竞争之着手。譬如参政权,纵然宪法上有一纸空义之规定,苟无选举之实力,代议院中,未必就有女子参政之表现;吾甚希望各省县都有此种女权运动的团体,吾更希望此种团体有极坚固之结合。无论是女子参政同盟会,抑属女权运动同盟会,于社会上有公益团体之组织,须毅然加入,力尽其责,夫然后势力才能扩张。美国妇女运动之能全收实效者,第一优点,即能与男子同负社会之责任。欧战发生后,奥国女子,每当男子临战之际,凡国内有何公益团体之发生,必乘机参加,甚至驰赴临战地境,救护伤军;对于国家所尽之责任既大,功劳既高,以故所得权利亦最高;总而言之,中国现当军阀专横之时代,欲为民权的运动,无论那种团体,都须联络一致,宗教的、母权的、女权的、无产阶级的妇女运动,可合而不可分,可聚而不可散,可通力合作,而不可独立门户,能如是方能打倒军阀,澄清政治,恢复民权,能如是,则今之为女权运动者,始得曰成功。”
 
        《江声日刊》1923年2月5、6日做了详细的报道,李大钊演说的原文也被收录于《李大钊全集》。不过,《江声日刊》并没有说明李大钊演讲的具体地点,因此,长期以来,李大钊演说的地点似乎是一个谜,有关研究著作、年谱、生平纪年也付诸阙如。
 
        东方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李文宜回忆录》解开了这个谜团。作为湖北女权运动同盟会的组织者之一,李文宜参加了这次演讲会。她回忆说:“还有一次极有意义的活动,就是欢迎共产党的领导人、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先生来汉。湖北女权运动同盟于1923年4月2日,借中华大学礼堂,请李大钊先生亲临演讲。李先生讲的大意是:现在妇女运动在世界上有四种:①宗教的,②母权的,③女权的,④无产阶级的,而无产阶级的妇女运动,是现今世界妇女运动的主流。它主张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平等,要通力合作,而不是独立门户……应写入各种法规。李先生强调中国的妇女运动也应如此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后来,李先生又于19日对武汉市各界约一百多个团体的代表讲了话,大家听了也都很受教育,这是我一生中惟一的一次见到李大钊同志。”她的回忆较为详实,史事可信。湖北女权运动同盟会位于三道街,的确没有场地,位于粮道街的中华大学有较好的条件,两地相距很近。
 
        李大钊是党的创始人,特别重视无产阶级妇女运动,他发表不少文章和演说,积极指导妇女组织的活动,他在武汉的演说对湖北妇女运动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2022年7月中旬,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长江千里行”活动,7月23日,《长江日报》和《长江网》以“探访团专家披露考证新发现——李大钊1923年曾来昙华林演说”,报道了考证的结果。武汉革命博物馆原馆长赵晓琳认为,“因为史料所限,目前党史研究界对李大钊来汉演讲的具体细节包括演讲地点的考证尚缺乏深入研究,张继才教授的这一发现极有价值和意义。”她指出:“陈独秀、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两位重要创始人,素有‘南陈北李’之称。他们二人在建党前后,先后来昙华林演讲,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无产阶级妇女解放思潮,对中共党史研究极具意义,同时也进一步彰显武汉及昙华林地域在中共建党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
 
        由于李大钊在中共党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因此新闻受到广泛关注,《人民网》《学习强国》《腾讯网》等媒体纷纷予以转载,产生了较大影响。
 
        赵晓琳说,李大钊在武汉其它地方也有过演讲。的确,有资料介绍说,2月2—4日,李大钊就在武昌高师(今武汉大学前身)分三次做了题为《进步的历史观》的演讲。
 
        作者简介:张继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教授、党委书记,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武科大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辛亥革命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2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