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人物与民国政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2)
辛亥革命网 2013-08-18 00: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作者:佚名 查看:
二
同样作为研究二二八事件的论文,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郭岱君女士则选择了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她撰文《国民政府的管制经济、二二八事变、与经济转型,1945——1949》提交会议讨论。文章指出,国民政府的管制经济与二二八事变之间有很深的历史关联,而这些都对台湾后来的经济转型有重要的作用。
南京大学陈谦平教授则撰文研讨了1927年南京事件,他在《关于1927年南京事件的几个问题》中指出:通过种种判断,蒋介石集团认定中共对宁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开将中共与南京事件联系起来。作者本人在国史馆藏的外交部关于南京事件交涉的案件中找到了一份名为“关于宁案有共产党主使的呈文”,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份证明共产党是南京事件主谋的文件。然而该呈文既无日期,又无署名,显系伪造。 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马振犊馆长向会议提交的论文是《试论戴笠在国民党内的人际关系》,利用现有资料探讨戴笠及其军统局在国民党内部处理人际关系的特点。文章指出,戴笠虽然个性张狂,但他平时很注意与党内各派系大员,特别是蒋介石的亲密左右搞好关系。并强调,通过对戴笠及其军统局在国民党内的人际关系进行研究 ,可以有助于民国人物与政治活动研究的深化。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林孝庭博士则对1921-1928年之间国民党民族政治著文探讨,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学界对北塔山事件已有一定研究,日本京都产业大学的吉田丰子博士将国民政府的对苏政策与此事件相联系,向会议提交论文《国民政府对苏联的政策与北塔山事件》。 会议还发表了一篇专门探讨宋子文档案概况和学术价值的论文,即复旦大学吴景平教授向会议提交的论文《胡佛研究所藏宋子文档案概况及其学术价值》。吴教授认为,胡佛研究所收藏的宋子文档案,系由宋子文本人生前各个时期收集、整理和保存的文件,目前开放的69盒1100余个文件夹,约数万份中英文文件,涵盖了宋子文的家庭、家族、求学、从政、交往、个人财务和晚年生涯等方面,与海内外现有已经开放与刊行的档案文献相比,具有很强的个人档案特色,对于研究民国时期的人物和内政外交重大事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香港开放大学苏维初教授则撰文研究民国时期另一位重要人物汪精卫,他向会议提交论文《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汪精卫早年的革命活动1905——1911》,重新探讨汪精卫早年革命活动。
通过此次研讨会,不仅推动了方兴未艾的民国史研究,而且进一步展现了蒋介石、宋子文等民国政要所遗留的日记、档案的重要性。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所藏的这批民国政要的档案、尤其是令学界瞩目的蒋介石日记,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地位。从蒋介石日记本身去探讨民国政治的发展演变、探讨重大历史关头蒋本人的决策过程,对于进一步科学认识民国史、认识近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