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与改良不能作抽象的价值评估

辛亥革命网 2010-07-28 00:00 来源:人民日报(1996.07.20) 作者: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革命与改良不能作抽象的价值评估,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版序言》中说,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多次革命,这些革命几乎都不能不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即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这里说的革命是指推翻旧的统治阶级,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制度的革命。作者指出,否定辛亥革命的看法由来已久,学术界中最早当推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在辛亥革命前就反对革命。在这以后更是利用社会国家的混乱状况来谴责革命,宣告与革命告别。我的观点是,即便是有严重缺点的、不成熟的、有许多负作用的、一时没有得到完全成功的革命,如果它是适应于阶级斗争向前发展的形势而发生的,它就不能不被认为是必要的,是推进社会历史进步的。作者认为,有人认为改良是比革命更好的方法,所以不应当推崇革命。但历史事实是,在社会政治发展中,改良的道路走不通的时候,才发生革命。对于革命和改良,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而作抽象的价值评估。就这本书叙述的范围而言,在和旧势力斗争中,改良主义是有积极的进步意义,而且在客观上有为革命作前驱的作用。但是改良主义又有否定革命的作用。所以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改良主义常常是有两面性的。在革命的形势已经出现的时候,在革命的烽火已经兴起的时候,改良主义的立场如果不有所改变,它的斗争锋芒就不是指向旧势力,而是指向革命。旧势力也会利用改良主义来抗拒革命。

        (摘自一九九六年第二期《近代史研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