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骧在滇主办追悼黄兴大会(3)
时间:2021-07-19 10:24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娜
七、马骧在滇主办追悼黄兴大会 黄兴先生病逝后,举国哀痛,各地举行悼念活动。1916年11月幼伯召集云南省的国民党员何各界人士,在昆明的三迤会馆举行追悼大会,到会者千余人,挽联挽词无数。幼伯不仅献上自己的挽联,而且代许多同志拟写挽联。 挽黄兴 廿纪几英豪,仪革百帝,制革百王,六战雄风成万古; 三湘一故友,名在五洲,功在五族,十年旧雨竟千秋。
注释:二十世纪初叶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数千年历经数百皇帝的封建帝制,是中国历史的巨大飞跃。(马骧这副挽联目前在网络上还能查到。) “十年旧雨”:从1905年8月创立同盟会至1916年10月黄兴病逝经历十一周年。“六战雄风”指的是黄兴领导的六次起义,即1907年9月钦州、防州起义;12月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率领200余人,转战钦、廉、上思一带,与清兵2万余人经数十战;1910年4月广州起义;1911年10月辛亥起义;1913年9月“二次革命”。 挽黄克强君联 君建民国第一功,十数年奔走四方,东亚西欧南北美; 我与同盟无几面,万余里音容两诀,上天下地古今情。
马骧与黄兴见面商议的机会只有少量的几次,但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1917年4月15日国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 挽黄兴 谁是伟人惟先生,能建中华第一功,看四方行迹,东亚西欧南北美; 我亦盟友嗟后死,匪惟汉社悲千古,便五族同胞,回思满感藏蒙愁。
“五族”,即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也有各民族的民族意识。清末立宪运动提出过“五族大同”口号。孙中山在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布实行五族共和政体后,在《对外宣言》上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的称谓,说明中华民国代表当时中国各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也标志着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从自在的统一体向自觉的民族统一体过渡的完成,为日后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的团结,起到了先行作用。 挽黄兴 君何忍死,慨中原荆棘,外患内忧,廿二省舆图十分可虑,九泉有知,应恨人生宏愿殊未了,那堪回首望同胞; 我与逃生,虽异地奔驰,通力合作,数千年帝制一扫而空,几番打算,犹思建设奇才逐渐兴,勿负初心于吾党。
“廿二省舆图”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
- 上一篇:创办自来水公司的黄玉田为何被埋没
- 下一篇:朱佳木:陈云与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