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情报大棋(2)
时间:2024-01-21 09:42 来源:甲10号 作者:甲10号
4 周恩来的情报大棋里,不仅有中国象棋围棋,还有国际象棋。 中央特科干部王学文因为有日本留学经历,受聘在上海的日本间谍学校同文书院里授课。中西功、西里龙夫等日本学生对老师的学问与思想十分敬佩,向往马克思主义,反对日本侵华。 周恩来听了王学文的汇报,指示他关心培养这些日本进步青年,将来必有大用。 周恩来从上海前往中央苏区动身前的一个下午,带领张文秋来到法租界的一家饭店,见了一位外国人。周恩来向张文秋介绍说:这位是共产国际方面的左尔格同志,今后你在他的领导下工作。 周恩来安排参加左尔格小组的,还有几位中国同志。 左尔格小组在完成共产国际情报任务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国民党剿共的军事情报,通过这些中国同志转交给了中共中央,为苏区反围剿做出了贡献。 5 国民党几次围剿失败后,何应钦疑心内部情报泄露。冷少农受到怀疑,但没有证据,被调到南京三民中学。不久后被叛徒出卖,1932年6月就义。 中央红军长征到瓮安猴场时,周恩来记得这里是冷少农的家乡,他找来陈赓、李克农和钱壮飞,商量派两个贵州籍战士去看望冷少农的家人。 两位战士化装成商人,买了点心,带着周恩来给的十块大洋来到了冷少农家,说自己的老板是冷少农的朋友,老板因在县城脱不开身,委托他俩前来探望冷少农的老母妻儿。还说冷少农在外面做事,一切都好。 长征出发前,周恩来批准谢和赓离开西北军,回家乡广西,通过关系投奔李宗仁、白崇禧。几年后,谢和赓成为白崇禧的机要秘书。全面抗战期间,谢和赓奉命给白崇禧写演讲稿,完稿后吃不准,通过李克农送给周恩来修改。润色后的讲稿让白崇禧十分满意,谢和赓也因此更受器重。 长征到达陕北后,刘志丹向周恩来汇报大革命时期在西北军发展党员的情况,提到一名发展对象,名叫“韩圭璋”,周恩来的超强大脑记住了这个名字。 为粉碎蒋介石对延安的围剿,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周恩来和李克农出面与张学良谈判。张学良说自己身边有一个名叫刘鼎的共产党朋友,希望带他一起参加谈判。周恩来和李克农有些纳闷,不知道这个刘鼎是何方神圣。及至见面,周恩来和李克农哈哈大笑,这不是阚尊民吗。 原来阚尊民在顾顺章叛变后转移到闽浙赣苏区,一次战斗中负伤被捕,自己越狱逃出,来到上海,辗转经过宋庆龄介绍给张学良。他化名刘鼎与张学良交谈后,深得张学良欣赏与信任,就此留在了张学良身边。 解决西安事变期间,周恩来见到了率部驻守西安的李默庵,师生叙旧时,周恩来说:“我记得你有一句诗,写得不错嘛:‘登仙桥畔登仙去,多少红颜泪枯干’。”李默庵顿感不明觉厉。待周主任解释后,李默庵对老师麾下的无线电情报能力也是服了。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放了蒋介石,自己反被扣押。阎宝航是张学良的至交,国民党知名人士,他竭力营救张学良,却屡屡上当受挫。他在最苦闷的时候,遇到了周恩来,他真诚对周恩来说:我们东北人在政治斗争上缺乏经验,希望多予指导帮助。 周恩来后来的几次谈话使他深为折服。阎宝航从过去对共产党怀有钦佩之情,逐渐转变为想要成为共产党的一员。在审查阎宝航入党申请时,有同志认为阎宝航是国民党上层反动分子,社会关系太复杂,不同意吸收他入党。周恩来说,发展党员不能只看出身,主要要看他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决心。阎宝航关系复杂,但他能做的事情,能起到的作用,是我们难以替代的。 阎宝航后来做出的贡献,没有辜负周恩来对他的信任。 6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1937年底,周恩来率中共中央代表团来到武汉。 周恩来听说胡宗南正在从青年学生中招收战地服务团,决定选派同志应聘。根据周恩来提出的条件,熊向晖被选中,并在面试时以不凡的表现得到胡宗南欣赏。 周恩来给熊向晖布置的任务是,做闲棋冷子,推动胡宗南抗日,如果胡宗南追随蒋介石反共,再发挥情报作用。 沈琬也来到了武汉。她两年前考入浙江省政府担任速记员后,以良好品德与出色工作得到浙江省政府主席朱家骅的赞许。日军逼近杭州,沈琬随浙江省政府南迁金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此番来到武汉,是为了寻找党组织,并想就此脱离国民党政府,在共产党的组织里投身抗战。 周恩来指示沈琬,不仅要留在国民党里面,而且要争取进入国民党中央机关。朱家骅已经升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周恩来鼓励沈琬去找这位老上司。朱家骅见沈琬千里迢迢赶来要为党国效劳,十分高兴,不仅答应安排她在中央党部秘书处担任速记员,而且为了解决她的国民党党员身份,决定给她办理“特别入党”手续。 此后,在国民党召开中常会等重要会议时,沈琬就常常和蒋委员长同框出镜。 金山早就是秘密党员,此时他率演剧二队到武汉演出,见到周恩来,要求去延安。周恩来要他留在国统区,建议他到五战区,给李宗仁部演出他们的新编话剧《台儿庄之战》。金山此行与李宗仁、白崇禧结下了很深的交情。李、白认为金山不仅是电影皇帝,还是很有政治头脑的社会活动家,可堪大用。 张克侠随冯玉祥也来到武汉,第一次见到九年前批准他入党的周恩来。
谢和赓在武汉也见到了周恩来,不过场面有些尴尬。那天谢和赓受朋友之邀,来到郭沫若家聚会,他还乘兴写了一幅字,正在众人喝彩之时,周恩来走了进来,看到眼前场景,微笑着和客厅里的其他人一一握手,却视谢和赓如同陌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