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下的河南辛亥起义(2)
时间:2024-08-19 09:24 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作者:尚伟华 林志军
三、进程 河南举义经过周密的策划,《河南民报》1932年12月21日以《赤血、黑铁、炸弹!》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当举义的分配一定,他们便开始举义。在清政府严厉防范之下举义了。刊发响应革命、推翻清政府檄文一通。其余的便是‘赤的血、黑的铁,炸弹’!”一场轰轰烈烈的辛亥起义在河南省城开封爆发了。其中提到关于辛亥革命河南起义的进程大致如下: 1.杨源懋、杨铭西及刘雪亚,赴洛阳联合陆军及王天纵、憨玉琨等并联络陕西革命军张钫,拟出师潼关。 2.李心梅赴河北联络韩警亚等,拟断京汉铁路,阻止清军。 3.王从周、刘岁青赴豫东联络仁义会党,拟挡陇海路线。 4.孙振淼、张四箴赴汝、宛等县秘密活动。 5.姚黄、郑砚农赴许、鄢等县秘密活动。 6.张钟端由日返汴,公推为首领,指挥一切。 7.周维屏、郑培之办理文书。 8.刘泗芳、李福遐联络巡警。 9.李乾公联络开封仁义会党。 10.张照发联络巡防士兵。 11.吴古岳联络陆军小学学生。 12.王庚先联络南关陆军。 13.高书范、李锦公等赴湖北做革命军向导。 14.何伯龙、黄复东报告军情。 15.马青霞女士捐银三千两,以助经费。 然而,河南“绾毂南北”,地处中原,是天下交通要塞,其地理位置之重,使其成为清政府的死守防御之地。特别是武昌起义之后,河南成了清廷的门户,处在武昌到北京的交通要道上,成为清政府防止武昌起义军北上的最重要的战略支点。因此清政府镇压河南起义的武备阵容异常强大,又加之举事时叛徒告密,河南辛亥起义最终失败。1911年12月24日(旧历十一月初五),张钟端、王天杰、李乾公、张兆发、刘凤楼、张得成、崔德聚、李鸿绪、王梦兰、徐振泉、单鹏彦等11位革命义士分别在开封的南关和西关英勇就义。烈士就义后多日,由同盟会员沈竹白以慈善名义,殓葬于开封南关义地。一九三三年秋国民政府正式将烈士遗骨迁葬,定名为辛亥革命河南十一烈士墓。拟俟纪念性建筑全部建成后设立“烈士公园”,并定十二月二十二日为河南起义纪念日。 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下的河南辛亥起义,虽一时间折戟沉沙,但河南革命者的烈烈壮举不逊于四海九州,所谓“凯旋为国士,战死为国殇”,英名长耀史册上,万丈光芒! |
- 上一篇:山东革命团体的辛亥烙印
- 下一篇:淮上军光复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