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改革发展40年:从一个"村"看一个国的未来(2)
辛亥革命网 2018-06-04 14:51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斌等 查看:
2017年,小米收入跨过1000亿元大关。
这是一家创立仅仅8年的企业--2010年4月6日,中关村银谷大厦一个小房间里,几位创业者分享一锅“小米粥”,小米科技诞生。
“把公司名字叫小米,就是希望发扬‘小米加步枪’的精神,发扬创业精神。”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说再次创业,他们每天工作12个小时,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五六年时间。
左图:位于中关村清河地区的小米总部(2017年5月10日摄);右图: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2015年6月2日摄,拼版照片)。2017年,小米集团收入跨过1000亿大关。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在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看来,这么多年,中关村沉淀、厚植下来一种创新创业文化,成为中关村的灵魂,用4句话概括就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产业报国的奉献精神。
“这种勇于试错、敢于探索、包容失败的韧劲,是中关村很多成功创业者、企业家身上的重要精神力量。”翟立新说。
这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典范--改革开放之初,北大王选团队不仅自主研发出国际领先的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而且成功占领市场,开创了汉字印刷的崭新时代。
“那时冷嘲热讽多了,印刷界几乎没有人相信能做出来。一个小助教,能干什么事?”回想起自主研制的历程,年逾八旬的王选夫人、北大计算机所教授陈堃銶头脑异常清晰,“之所以成功,就是王选自己说的4句话:选准目标,狂热探索,依靠团队,锲而不舍。”
原理性样机做出来后,有人劝王选“到此为止”。
“大量推广以前,他总觉得有种负债的感觉,不能拿了国家的钱,只是做了一个实验,说明方案正确就完了。所以他就主持了一次一次的换代,领导了一次一次的革新。”陈堃銶说。
从最开始租赁4平方米柜台卖VCD到如今变为电商领军企业,过去20年,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坚持是一个成功创业者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我碰到的很多企业家、创业者都是以奋斗为乐。如果每天没有努力,我这一天会过得不太踏实。”刘强东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从科研院所内走出的企业家,到从海外留学归来创业的企业家,再到伴随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浪潮创业的技术人员、企业高管和大学生,40年来,中关村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一代代创业者、企业家。
从柳传志的“拼”劲,到雷军的“小米加步枪”,从王选的“狂热探索”,到刘强东的“以奋斗为乐”,一种精神贯穿中关村改革发展的40年……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40年间,中关村旧貌换新颜:2017年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全年共获专利授权4.3万余件。
“作为试验田和我国最早的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用事实证明了‘知识+科技+产业’是一条发展之路,是‘创新自信’的最佳诠释。”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董小英说。
中关村,是中国的中关村,更日益成为世界的中关村。
中关村与全国26个省区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中关村企业在京外累计设立分支机构近1.2万家,技术合同近八成辐射到京外。
中关村科技型企业全球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已有近700家企业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不久前公布的中国出海品牌50强报告中,中关村企业占四分之一。
中关村已经成为一个创新符号,成为中国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中关村更多是一个政策园区的概念”--40年来,一系列改革在中关村率先突破,创新创业形成“涌泉”现象
“当初的体制设计,决定了中关村虽然现在有一区十六园,却不只是一个物理园区的概念,更多是一个政策园区的概念。”64岁的时代集团公司总裁王小兰,是中关村最早下海的企业家之一,见证和参与了中关村的成长。
改革开放4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关村的发展。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1999年6月,国务院批复要求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示范区面积增加到488平方公里……
“中关村走过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国家战略的强劲支持,打上了国家战略的‘符号’。”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说。
拼版照片:上图为1989年的用友;下图为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王文京(资料照片)。用友是中关村第一个拿到私营高新技术企业牌照的企业,编号“SY0001”。从创业时2个人的软件服务社,到30年后的1.5万人,用友正从管理软件公司向为企业“赋能”的知名云服务企业迈进。新华社发
用友是中关村第一个拿到私营高新技术企业牌照的企业,编号“SY0001”。
“那天,我从当时所在机关的办公室溜出来,跑到北展剧场参加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大会,现场公布的10多条政策,让我再也坐不住了。”回想30年前,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王文京至今有点激动。
从创业时2个人的软件服务社,到30年后的1.5万人,用友正从管理软件公司向为企业“赋能”的知名云服务企业迈进。
“如果说农村领域改革是小岗村首开先河,那么科技领域就是在中关村。”翟立新说,40年来,中关村不断改革探索,不断扩大开放,不断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一系列重要论断。
这是令人难忘的历史性时刻--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把集体学习的“课堂”搬到了中关村。
2014年2月,“科技创新中心”被确定为北京新的城市战略定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