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忠烈之郎舅篇——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

辛亥革命网 2024-07-19 14:5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晓晴 查看:

我今年三月满八十岁,是一名四世同堂颐养天年的幸福老人。今年六月二十六日也是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我与它有极深渊源。

  我今年三月满八十岁,是一名四世同堂颐养天年的幸福老人。今年六月二十六日也是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我与它有极深渊源。

  历史要从我外公讲起:外公刘英是湖北京山人,辛亥首义先驱、共和铁血名将、革命烈士。我母亲刘明瑜是外公的小女儿。外公喋血武昌阅马场时,我母亲还是嗷嗷待哺的一岁婴儿……我父亲王澄尧是湖北汉阳人。生于一九一九年,年长母亲二岁。

刘英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父亲当时刚从湖北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热血青年保家卫国投笔从戎,考入了黄埔军校十四期炮科,当时炮科需要高中文化水平,大多是苏联教官。我后来的四舅刘明沛也考入了黄埔军校十四期炮科,与家父是同期学员,当时人多并不相识,但都是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家父分配到国外的中国远征军战场任英语翻译和司令部作战参谋,跟随总司令李时英中将和孙立人中将转战东南亚缅甸、印度等地,八年抗战九死一生多次负伤。刘明沛分配在国内战场,也是历尽艰辛,直到抗战胜利。其间的一九四三年二月黄埔军校十四期在世的炮科学员全部返回当时陪都重庆完成学员培训结业。同是湖北人的王澄尧和刘明沛幸运地编在一个班里,成为亲密同学和知心朋友。当时刘家人也都逃难来到重庆,刘明瑜也高中毕业,刘明沛特将王澄尧介绍给妹妹认识,两人郎才女貌,心心相印,喜结良缘,第二年我就来到人间。

王澄尧

刘明沛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中国抗战胜利,家父因战功卓著,调南京国防部铨叙厅工作;四舅转业经商定居贵州贵阳,都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一九四九年八月家父参加了程潜陈明仁领导的湖南长沙起义。解放后,从此过上了安定的生活。父亲从事技术工作,母亲一直当人民教师桃李天下;共育有我们四男四女八兄妹,人丁兴旺其乐融融。一九八二年家母驾鹤归去;二年后父亲也安祥谢世。他们以黄埔精神渡过了上代人的艰辛,并将爱国精神传给了我们后裔。现在我们兄妹都已退休安享晚年,我们也在将前辈的光荣传统继承和传承下去,教育晚辈要为国家振兴努力上进作出更多更大贡献!特撰本文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