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声报》《觉报》与“护国运动”(2)
辛亥革命网 2012-04-09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黄飞英 查看:
该两报名义上是昆明当地私人经营的报纸,实际上是中华革命党人在云南秘密组织的机关报。两报创刊时公开提出办报方针是:“以民权计,与恶政府反抗,与劣官吏宣战。”其宗旨是鼓吹“反袁”斗争,继续革命。《滇声报》与《觉报》在创刊初期,就锋芒毕露,通过刊载大量新闻消息、社论,集中揭露袁世凯为换取日本帝国主义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不惜出卖国家主权,派出外交总长陆徵祥、次长曹汝霖与日本军阀代表秘密谈判,暗中接受卖国条约“二十一条”的罪恶行径。
早在“中日交涉”密谈期间,《滇声报》与《觉报》就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发表社评说:“辛亥革命可谓惊天动地矣。其结果也,仅国家失去一帝位,人民去一辫发”,而“吾国人今处于积威之下,且憔悴惨沮至于此极。当吾国承认日本要求之日,即隐隐为吾国国体变更之日也。”
两报“社评”尖锐地指出:辛亥革命堪称为“惊天动地”之举,但革命果实却被袁氏轻易窃取。国民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旦国家承认日本侵略要求“二十一条”,亦即是窃国大盗袁世凯称帝之日。这番评说对袁氏卖国阴谋的揭露,可谓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自1915年8月,袁世凯授意杨度纠合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人,标榜“以筹一国之治安”为目的,“专以理学之是非与事实之利害”来研究所谓“君主、民主团体二者孰适于中国。”进而通电各地的代表进京请愿,改变国体,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的“筹安会”成立起,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的丑剧日益昭彰。这时《滇声报》与《觉报》主要锋芒直指袁世凯。在“社说”中尖锐地指出:“共和成,民国兴;皇帝出,吾国死。”“苟有人倡议帝制,破坏共和者,吾国人必生啖其肉,死鞭其尸。”
《滇声报》与《觉报》尖锐的言论抨击,实际上是反映了云南中华革命党人、军队和广大民众对袁氏卖国称帝的罪恶行径已忍无可忍,大有一触即发之势。通过两报宣传鼓吹,又进一步激发和鼓动云南军民的反袁斗争。所以时人有这样的评价与赞誉:“滇事之内容如何,可于《滇声》求之;《滇声》之效力如何,可于滇事观之。”由此可见两报在“护国运动”中扮演了角色,不愧有“云南革命党人喉舌”之誉。
为鼓吹“护国之役”而创办
由于《滇声报》与《觉报》的宣传鼓动,使拥护复辟帝制的袁世凯亲信爪牙们如坐针毡,“筹安会”杨度等人惶惶不可终日。为此,袁氏的忠实鹰犬、云南巡按使任可澄下令逮捕了《滇声报》主笔徐虚舟,这样一来,更加激怒了昆明军民。
滇军步兵一团中校团长董鸿勋义愤之余,立即率部包围了云南审判厅,强迫当局立即无条件释放《滇声报》主笔徐虚舟,而任可澄一口咬定董鸿勋“武力干预司法”,要求云南都督唐继尧将他交军法处惩处。紧要关头,唐继尧一面让审判厅无罪释放徐虚舟,恢复《滇声报》《觉报》继续出版发行;一面又免除董鸿勋的团长职务,以给任可澄一个台阶。董鸿勋不服提出抗议,不久调蔡锷部任团长。
“护国战争”开始后,《滇声报》与《觉报》分别派出战地记者跟随护国军第一军、第二军前线采访,向全国人民及时报道护国战争动态,同时还登载了许多声讨袁世凯的檄文、电稿、文件以及诗文等。直到袁世凯死去,护国战争宣告胜利结束,《滇声报》和《觉报》才正式宣告停刊。
从创刊到停刊为时一年左右的岁月,这两份专门为鼓吹“护国”而创办的报纸,随着“护国战争”的胜利结束,也随即完成历史使命。今只可惜未能被《近代中国百年史大辞典》《中国近代史大辞典》等史籍所收入,为此,笔者特撰此文,以补正史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