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继尧任可澄“漾电”新考——纪念护国战争100周年(2)

辛亥革命网 2015-11-16 16:08 来源:云梦学刊 作者:邓江祁 查看:

1915年12月23日,唐继尧、任可澄致电袁世凯,要求取消帝制、惩办帝制祸首。与此同时,他们又将此电通报全国,请求响应和支持。然而,100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后一电却有众多版本。

  三

  以上四个版本,均有来头,孰真孰假,一时确实难以判定。经对上述四个版本的比较和研究,笔者认为,第二、三、四个版本均有明显的疑点:

  1、要求袁世凯答复的时间。唐、任致袁世凯的“漾电”中一个重要目的即是最后通牒,给了袁世凯最迟答复的时间。以前各种版本的“漾电”中,曾有“廿四小时”、 “二十四日上午十点以前”、 “二十五日上午十点以前”等不同的说法。通过前述对唐、任致袁世凯的“漾电”的考证,我们已经清楚,唐、任“漾电”中要求袁世凯答复的最迟时间为“二十五日上午十点以前”,而第二、三、四个版本仍为“二十四日上午十点以前”,明显不是唐任致袁世凯“漾电”的原文。

  2、署名。通常情况下,发电人如需将原电再转发其他人,署名仍与原电相一致,不会再新加入他人。蔡锷和戴戡1915年12月24日(即敬日),也曾联名给袁世凯一电,劝其“于滇将军、巡按所陈各节,迅予照准,立将段芝贵诸人明正典刑,并发明令,永除帝制”,是为“敬电”。蔡、戴同时也将此转电各省,“乞一致主张”,而署名仍为蔡、戴二人。[7](P343)可见,第二、三个版本的发电人在唐、任之外,又加入了蔡锷、刘显世、李烈钧、戴戡,显然有违常理。

  3、时间。第二、三两个版本的代日韵目为“梗”。虽然在代日韵目中,“梗”也代表23日,但与唐、任致袁世凯的电文中所用代日韵目“漾”不同。这种现象既违反常理,如前述蔡锷和戴戡致袁电用的代日韵目为“敬”,同日转致各省的也用代日韵目“敬”[7](P343),而且与后来各省将军电文中所称之 “唐将军、任巡按使漾日通电”[8](P500)明显相背离。至于第四个版本则记为“有”日,即25日,就与史事明显不符。

  综上所述,第二、三、四个版本均应为“赝品”。而第一个版本出自云南都督府秘书厅所编之唐继尧文集,且其中所录唐任电中要求袁世凯答复的时间为“二十五日上午十点以前”,既与唐任致袁世凯的“漾电”一致,更为重要的是,又与笔者最近在何智霖所编《阎锡山档案 要电录存》(第1册)中发现山西省所接收到的唐继尧、任可澄通电相一致。山西接收到的唐、任通电除抬头被注明“衔略”之外,其他部分是完整的,不仅内容与第一个版本完全一致,而且还有代日韵目“漾”。[9](P188-189)。这与其他省将军后来电文中所所说的 “唐将军、任巡按使漾日通电”也相符合。这就足以说明,第一个版本是“真品”。

  由上可证,1915年12月23日,唐继尧和任可澄发出的是两份“漾电”,一份致袁世凯,要求其取消帝制、惩办帝制祸首,并于二十五日上午十点以前答复;一份致全国各地、各界,通报致袁世凯电内容,请求响应和支持。这两份“漾电”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文献。

  四

  经过以上考证,我们鉴定出了“唐将军、任巡按使漾日通电”的真品。但是,由于《会泽文牍》和《阎锡山档案 要电录存》所收的此电分别省去了署名、代日韵目和抬头,因而均不完整。鉴此,笔者综合上述两电,得出这份曾在中国近现代史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漾电”的真实面目:

  南京、徐州、南昌、济南、杭州、南宁、武昌、长沙、安庆、福州、广州、天津、开封、太原、西安、齐齐哈尔、吉林、兰州、迪化将军、巡按使、护军使,并转各镇守使、师长、旅长、团长、各道尹,察哈尔、热河、绥远、归化城都统,各报馆均鉴:

  尧、澄顷致中央华密漾电,文曰:大总统钧鉴:自国体问题发生,群情惶骇,重以列强干涉,民气益复骚然。佥谓谁实召戎,致此奇辱,外侮之袭,责有所归。乃闻顷犹筹备大典,日不暇给,内拂舆情,外贻口实,祸机所酝,良可寒心。窃惟我大总统两次即位宣誓,皆言恪遵约法,拥护共和,皇天后土,实闻斯言,亿兆铭心,万邦倾耳。《记》曰:“与国人交止于信”,又曰:“民无信不立”。食言背誓,何以御民?纲纪不张,本实先拨,以此图治,非所敢闻。计自停止国会改正约法以来,大权集于一人,凡百设施,无不如意,凭借此势以之改良政治,巩固国基,草偃风从,何惧不给,有何不得已,而必冒犯叛逆之罪,以图变更国体?比者代表议决,吏民劝进,拥戴之诚,虽属一致,然利诱威迫,非出本心,作伪心劳,昭然共见。故全国人民痛心切齿,皆谓变更国体之原动力,实发自京师,其首祸之人,皆大总统之股肱心膂。盖杨孙等所倡之筹安会煽动于前,而段芝贵等所发各省之通电促成于后,大总统知而不罪,民惑实滋。查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申令有云:“民主共和,载在约法,邪说惑众,厥有常刑,嗣后如有造作谰言,紊乱国宪,即照内乱罪从严惩办”等语。杨度等之公然集会,朱启钤等之秘密电商,皆为内乱重要罪犯,证据凿然,应请大总统查照前项申令,立将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段芝贵、朱启钤、周自齐、梁士诒、张镇芳、袁乃宽等,即日明正典刑,以谢天下,涣发明誓,拥护共和,则大总统守法之诚,庶可为中外所信,而民怨可稍塞,国本可稍定矣。尧等夙蒙爱待,忝列司存,既怀同舟共济之诚,复念爱人以德之意,用敢披沥肝胆,敬效忠告,伏望我大总统改过不吝,转危为安。民国前途,实为幸甚。再者,此间军民,痛愤久积,非得有中央除帝制之实据,万难镇劝。以上所请,乞于二十五日上午十点以前赐答。临电涕泣,不知所云。谨率三军,翘企待命。等语。窃以国势至今,危于累卵,非大总统即日取消帝制,惩办元凶,无以救亡。尧等受国厚恩,义无反顾。诸公手造民国,必不坐视沦胥,切盼一致进行,联电劝告,如天之福,戡定倾危。敢掬血诚,九叩请命。唐继尧、任可澄同叩。漾。印。

  这样,唐、任的两个“漾电”问题在100年之后终于都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邓江祁.蔡锷云南独立通电的真实面目[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2]白之瀚.云南护国简史[M].1946.

  [3]章伯锋等.北洋军阀(第二卷)[M]. 武汉:武汉出版社,1990.

  [4]云南都督府秘书厅编.会泽文牍[M].昆明:云南图书馆,1917.

  [5]云南档案馆编.云南档案史料.1983,(1).

  [6]李希泌等编. 护国运动资料选编[C]. 北京:中华书局, 1984.

  [7]邓江祁编.蔡锷集外集 [M].长沙:岳麓书社, 2015.

  [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护国运动[C].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8.

  [9]何智霖编.阎锡山档案 要电录存( 第1册)[M].台北:“国史”馆,2003.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