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运动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机构(2)
辛亥革命网 2017-07-06 08:58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开林 查看:
云南的第二军和挺进军,都是“后来成立的”。
护国运动爆发于1915年12月,蔡锷领衔于12月23日以蔡戴刘唐任五人联名拍发了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的“漾电”,24日又以五人联名拍发了要求惩办帝制祸首13人并限袁24小时答复的“敬电”,袁世凯不作答复,25日又以五人联名拍发宣布反袁的通电,唐继尧任可澄联名的“漾电|”也于25日拍发。
现在有人把1916年唐继尧领衔拍发的对外文告的电报,作为宣传唐继尧是护国运动中心人物的依据,是很片面的。
二、后来云南成立护国第一、第二、挺进军
唐继尧坐定了都督位子后,立即着手玩弄权术压低蔡锷的地位。蔡锷率领的护国军称为“护国第一军”,本来的目的是要等待其他省份响应成立护国第二军、第三军等。李曰垓的《客问》说得很明白:“故滇黔出战军队一时统属于松坡,号曰第一军,谓之第一者,盖留第二以下以待他方之响应也。”
护国起义爆发后,唐继尧以云南都督名义在云南任命了护国第二军和挺进军的司令官,于是就打破了“一留守,一出征”的权力平衡。因为第二军司令与第一军司令排名列在一起,在理论上应是地位平等的,唐只要把第二军司令置于云南都督管辖之下,就能使护国第一军司令的地位明显低于都督。
李鸿祥在《增补云南辛亥革命回忆录》中记述:“蔡锷所部护国第一军秘书长李梓畅曾见告曰:‘蔡松坡出发讨袁之前,与唐商定,蔡任总司令,唐任都督,两下平行。……唐乘势电蔡,将第一军隶属都督,蔡阅电毕甚怒,撕毁电文,两下从此闹意见。蔡见唐这样,很着急,喉疾加重,发音愈嘶哑。’”【注:李鸿祥:《增补云南辛亥革命回忆录》,载《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一辑,第55页】。蔡锷反对唐继尧在护国起义爆发后违反决议的行为,仍然坚持原定的出征与留守地位平等的组织原则,唐继尧攫取最高领导权的企图没有真正得逞,护国运动自始至终都没有形成以唐继尧为中心的领导机构。
李曰垓的《客问》记述道:“出发未毕,权限争执,变更计划,松坡之第一军如故,蓂赓又组织第二军,以协和统之入广西,又以赵毓衡氏所领之华封歌一团入黔,欲合黔之东路军为第三军,由蓂赓自兼。此后战事接触,形势又变。”【注:李曰垓:《客问》,载《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六辑,第142页。】
再看云南都督府饬:“委黄毓成充云南陆军挺进军司令官此饬,委杨杰充挺进军第一纵队队长。”【注:1916年1月28日《云南公报》。】
在委任挺进军司令官之后,出现了护国第三军先遣队的名称,委徐进充先遣队的纵队长。但这时还不知第三军下一步如何组建。
有人问:“既然组织了护国第一、二军和挺进军,完成了三路出击的军事部署,为什么还要建立护国第三军呢?”这说明唐继尧为了争夺权利地位费尽心机,唐用都督府饬委的形式,不仅把护国第二军和挺进军置于云南都督的地位之下,而且再设立个护国第三军,最终形成所有的护国军皆在都督地位之下的态势,如果省外反袁力量成立护国第四第五军,那么他们的地位也将在云南都督之下。
护国第三军没有真正组建起来,唐继尧只任命过赵钟奇等五六个人担任梯团长及以下军职,没有任命过任何人当第三军的支队长,更没有任命过营长连长排长,第三军只是个空招牌,但唐继尧通过设置军队番号的把戏,希望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
三、唐继尧与出征护国军的关系
虽然护国第二军和挺进军的军官是唐继尧任命的,但是他们仍然得不到军费,护国第一军、第二军、挺进军,全靠司令官自己筹措军费,唐继尧不给钱。他们出发之后,唐继尧对他们的兵员、枪弹、粮饷方面也没有什么支援。唐与他们虽然互通电报,保持联络,但也没有对这三个军的战略战术有什么谋划。在护国运动中,尽管都督府的对外文告是代表云南省,但实际上这三个军与都督府形成了各自为中心,没有统一的领导格局。现在搞视频宣传的人说唐继尧处在护国运动的中心地位,那仅仅是宣传者“嘴说给心喜欢”。唐德刚在《袁氏当国》一书中说蔡、李、唐,三个人带领的军队“竟然没个主帅。三军函电来往,悉用‘咨文’。咨者,彼此不分上下,绝对平等之谓也”【注:唐德刚《袁氏当国》,台北远流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至306页】。
护国第一、第二、挺进军,全凭自己的本事去打仗,幸而强将手下无弱兵,三支出征的护国军都打了胜仗。唐继尧在后方用各地陆续汇入云南的捐款购置枪械、培植嫡系、搞军功奖励制度等等,都与出征的护国军不沾边。
蔡锷、李烈钧、黄毓成、唐继尧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的政治力量,蔡锷是共和党人,李烈钧和黄毓成是拥护孙中山的国民党员,唐继尧虽然加入过同盟会,但是他曾对同盟会分支机构贵州自治学社大开杀戒,唐反对孙中山,反对国民党(尤其是国民党中的中华革命党员)。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党派参加护国运动,共和党和国民党各有各的领导体系。
袁世凯病死之后,唐继尧把军队补充为八个军入川,叫滇南的全部军队也进入四川,蔡锷致电唐继尧:“迩者滇省于袁氏倒毙之后,于刚出发之军,不惟不予撤回,反饬仍行前进,未出发者亦令克期出发。锷诚愚陋,实未解命意所在。近则已与川军启冲突于宁远矣。若竟徇某君等之一意孤行,必致败坏不可收拾,将何以善其后?锷为蓂公计,不忍不告。务望设法力图挽救是幸【注:1916年7月19日《蔡锷致唐继尧皓戊电》及梁启超签注,载《松坡军中遗墨》】。 ”
李烈钧在打败了广西龙觐光对滇南的袭扰后乘胜进入广西,不回云南,也不去四川,而是入广东驱逐龙济光。唐继尧虽然对李烈钧有意见,但是拿他没办法。护国运动本来就没有一元化的领导机构,各军首长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唐继尧对他们没有军事指挥权。
后来李烈钧在广州参加了孙中山组织的护法运动,担任护法军政府参谋总长。护国第二军成为护法运动的重要力量,梯团长张开儒担任护法军政府陆军部总长。梯团长方声涛担任护法军政府的卫戍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