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葛根庙起义

辛亥革命网 2015-07-30 09:28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佟拉格 述 佟兴林 整理 查看:

1945年8月8日拂晓,苏联对日宣战。随之,苏联红军出兵我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这一消息传来,学校立即进入临战状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使东北变为其殖民地,并且成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和后方基地,于1932年3月,在日本关东军的操纵下成立了伪满洲国。随后,他们又在东北地区设立了一些军官学校,培养伪满军官。

  伪满兴安陆军军官学校成立于1934年7月,一开始校址设在郑家屯,1935年8月迁到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学校名义上归伪满洲国军事部领导,实际上归日本关东军直接控制和指挥。学校规模开始不大,后来发展到8个连,其中少年科4个连,预科2个连,本科2个连,学员约有六七百人。学员均为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青年。当时我是少年科二年级学生。

  日本人对学校控制的非常严,虽然校长由伪满洲国蒙古族军官担任,但实际权力却掌握在日本军官生徒队队长手里(生徒队长为学校日本军官最高长官)。各学员连连长一般由日本人担任。没有日本连长的,必有一个日本军官担任区队长。授课老师也均为日本人,学校要求学员一律讲日语。

  学校管理方式完全是法西斯式的,对学员实行打骂、训斥、体罚。即使是军官之间,蒙古族军官和日本军官的待遇也不一样,蒙古族军官见了日本军官同等军衔的,蒙古族军官要向日本军官先敬礼。供给上,日本军官每天大米白面,蒙古族军官则是高粱米小米。日本人在学校中央路的正北方建了靖国神社,要求学校所有人员横穿中央路时要面对靖国神社,行九十度的鞠躬礼。如果是列队通过,则要正步走,指挥员行举手礼。学员们在每顿饭前要双手合在胸前为日本天皇祈祷。早晨起床后,要登上北山头遥拜日本天皇。学员们还被要求每天晚上写反省日记,连长会不定期地检查。每周由日本连长、区队长进行一次精神训话,每月由生徒队长对全校人员进行一次精神训话,大讲日满亲善,大东亚圣战。

  日本人的奴化教育和残暴欺压,逐渐在蒙古族青年军官和学员中引起了反抗情绪,并在我们心里埋下了复仇的种子。这时候一些青年军官开始互相串连,秘密聚会,宣传抗日道理,传递苏德战场的消息。这些活动激发了我们的反抗侵略、振兴民族的意识。龙其是在德国战败后,蒙古族军官间的活动更加频繁,认为日本人很快就要完蛋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进行武装起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迎接苏联红军。由王海山、都固尔扎布负责组织军官学校的武装起义。

  1945年8月8日拂晓,苏联对日宣战。随之,苏联红军出兵我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这一消息传来,学校立即进入临战状态,日本文职教官慌忙撤退。为了组织学生进行抵抗,学校当局还把军械库打开,给大家分发枪支弹药。

  8月9日,苏联红军的飞机在王爷庙上空侦察。8月10日下午,学校组织学员分4个梯队开始撤退,计划从王爷庙出发到葛根庙上火车向郑家屯方向撤退,我在第一梯队。在这紧急情况下,各部队在王爷庙同时起义的计划就打破了,只能分头行动,见机行事。

  8月10日晚上,王海山连长召集蒙古族青年军官骨干秘密开会决定:明日(即11日)黎明将全部日本军官杀死后,率领部队向扎赉特旗宝格达乌拉山出发。按此计划,8月11日早晨,第四梯队在区队长郝永芳、鄂秀峰、包壮卿的指挥下,几名学生以“第一班前进”的口号为暗号,九枪齐鸣将生徒队长吉川中校等日本军官杀死。王海山连长在得知情况后,立即指挥蒙古族军官和学员将同行的日本军官杀死。并立即派人到第一、第二梯队联系。8月12日上午9点左右,我看到本科二年级的海香涛骑着马来了,他向日本连长宫后少校开了枪,宫后屁股上挨了一枪,他马上拔出手枪还击,这时我们的区队长平安拿过一名同学的枪追过去开枪打死了宫后。随后区队长平安大声宣布:“我们起义了。愿意回家的回家,愿意留下来到宝格达乌拉山打日本人的跟我走。”大家撕掉了伪满领章帽徽,在平安区队长的带领下向宝格达乌拉山方向进发。

  8月14日,我们到达科尔沁右翼后旗的好屯扎拉嘎村,与“8·11”起义的大部队汇合。8月15日上午,我们与苏联红军坦克部队相遇。开始我们误以为是日本人,后来搞清楚是苏军坦克后,王海山派巴音图前去联系,解除了误会。王海山向苏军讲述了我们的情况,并要求与苏军一起攻打日本侵略军,解放我们的家乡。苏军听说我们是军校的起义学生非常高兴,对王海山说:“你们快下山吧,我们要向上级报告你们的情况。”

  因为我们是陆军军官学校的学生,苏军对我们很重视。他们专门派一名步兵大尉、一名炮兵少尉和一个班的战士,带领着我们经科尔沁右翼前旗额尔格图、白城子来到洮南。

  我们走进洮南城里后,发现满街都是苏联红军。由于苏军忙于战斗,就把我们安排在德兴宏商店里,并从我们中间指派一名军官负责管理我们,然后让王海山带路向沈阳方向进发。在洮南这段时间里,我们不仅与苏军留守部队一起参加了修建洮儿河大铁桥的劳动,还开始酝酿成立革命青年组织。

  1945年10月2日,我们在苏军的帮助下,改编为兴中地区的民警大队,以后又称为民警总队。改编后,我们不仅参加了剿匪、维持地方治安等工作,还配合大部队进攻驻守在白城子的国民党军。

  此后不久,我们正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后来,我们这支部队发展成为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一师,参加了东北解放战争。

  佟拉格简介

  佟拉格,1925年出生于辽宁朝阳县。1945年起义参加革命,先后任嫩江军区蒙古青年学兵队队员,内蒙古军区骑兵第5师第13团政委,内蒙古军区司令部直属政治部主任,内蒙古军区乌兰察布军分区政委,内蒙古军区后勤部政委。1983年离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