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抗日战争时期一段对敌斗争故事(2)

辛亥革命网 2015-10-08 11:05 来源:新华网 作者:胡为新 查看:

1942年7、8月份,我从中共清东地委宣传部调清河区党委干训班整风学习三个月,结业后,区党委组织部长苏杰同志找我谈话,分配我和陈秀英同志到蒲台县工作。

  一封密信落入敌手

  有一次,陈秀英住在离旧镇东南五里路的窑洼村,为了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给我写了一封密信,叠成一个三角形,托该村的村公所交通员转交。交通员把这封信放在帽子里了。正好旧镇据点敌人催他带着民夫到旧镇给敌人修据点,因去晚了,被汉奸打了一个耳光,把帽子打到地上去了,帽子里藏着的这封密信被汉奸发现了。汉奸马上集合队伍,包围了窑洼村,搜捕女八路。

  当时陈秀英同志住在该村一位大娘家里,大娘家老两口,还有一个儿子,听到砸门声,大娘一把拉住陈秀英同志说,“出不去了,还是藏在我家里吧。”大娘冷静下来,把陈秀英同志推到她家灶门前,说:“你就装成俺的闺女,到锅台做饭去”,然后把他的儿子打发出去。陈秀英同志从锅底下刮了点锅底灰,在手心里一搓抹在脸上。大娘看她一身当地妇女打扮,装得很像,就不紧张了。陈秀英往锅底下添了几把柴草,顿时满屋烟雾腾腾。大门咚咚响起来,大娘匆匆去开门。门一开,一呼啦进来了四个汉奸,村长跟在后面,打头的一个提着枪,瞪着贼眼问:“有八路吗?”然后用枪指着陈秀英说:“她是你什么人?”大娘回答说:“俺娘仨,这是俺闺女。”那个汉奸朝身后的村长一摆头说:“上去看看!”此时,大娘的脸色有些变了,陈秀英同志立即向大娘丢了个眼色,让她镇静下来。陈秀英知道这是个两面派的村长,曾做过他的工作,与他有过交往,估计他不会暴露实情。只见他过来,认真地看了一会,然后转身朝着汉汗低头哈腰:“报告长官,是她闺女,没错。”那个狗汉奸又怒吼道,“你看清了吗!难道那个女八路能插翅飞了不成?搜不出女八路,我枪毙你!”村长连连点头:“是的,没错,俺本村的,俺能不认识吗。”敌人骂骂咧咧地走了。大娘赶紧关上门,双手抱住胸口,不停地念叨“老天爷保佑!”敌人在村里折腾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抓到,最后村里交了好多钱才算了结。经过这件事情,我们深深体会到,革命群众是人民战争的铜墙铁壁。在敌占区,我们正确地执行争取、利用两面派的政策,对掩护我抗日干部,开展对敌斗争多么重要啊!

  在胡萝卜地里捡到一只敌人的脚后跟

  1944年春,上级决定把蒲一区(旧镇区)划归高苑县委领导。

  那年夏天,药丸家村的一个老百姓在自家的胡萝卜地里间苗,发现了一个东西,细细地端量了一下,原来是一个人的脚后跟。

  这是前几天旧镇据点鬼子汉奸队来镇南乡扫荡,踩上了我们埋设的地雷。药丸家村距旧镇据点三里地。开展地雷战来封锁和阻止敌人频繁的扫荡,是高苑县委向各区统一布置的重要的对敌斗争方式。当时,高苑县丁家村出现了一个渤海区有名的民兵英雄陈宝凤(大安子爆炸大王)。他的飞行爆炸组曾用地雷炸毁敌人的汽车,炸死、炸伤鬼子汉奸几十人,配合我主力部队和县区武装,有力地反击了日伪军的扫荡和蚕食,为保卫高苑抗日根据地作出很大贡献。

  我们埋设地雷,采用真真假假的办法来迷惑敌人。有时我们并没有埋地雷,但在路上插上小旗,上面写着“此处有雷”“小心地雷”等,迫使敌人出来扫荡不敢走大路,只能从地里走。有时,我们故意暴露目标,把敌人引入埋设的地雷区。这次药丸家村附近敌人踩上了我们的地雷,就是我们区中队引敌人上圈套的一例。

  时至1944年,抗日战争不断取得胜利,特别是1944年1月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两大军区合并后,根据地不断扩大逐渐联成一片。到1945年春天,高苑根据地的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家、单家集、十里堡、田镇和魏家堡等敌人据点都先后被拔掉了,高苑城和芍药李两个敌据点完全陷入了孤立状态,全县抗日根据地联成一片了。

  在我军不断取得胜利和我根据地不断扩大的有利形势下,旧镇敌人据点于1944年11月自动撤退了。旧镇据点撤退后,全区获得解放。此时,军民振奋,斗志昂扬,抗日情绪空前高涨。我渤海主力部队于l945年6月发起夏季攻势,撤退的这批旧镇的敌人,在以蒲台县城为主的滨蒲战役中被全部消灭了。此次战役攻克了蒲台县城、道旭、北镇、滨县城等敌伪据点24处,歼敌2900余人。从此,横跨黄河两岸的渤海四、六分区根据地连成一片,渤海区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与扩大。

  旧镇敌据点撤退后,区中队由杨得贵队长直接带领进入渤海主力部队。后来听说杨得贵同志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了。我于1945年8月调入新组建的齐东县委工作,任县委组织部长,陈秀英同志任齐东县妇联主任,旧镇区委书记由张子玉同志接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