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暴行和不屈的北平人

辛亥革命网 2015-07-29 08:52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谢荫明 查看:

抗战期间,日军在北平施行残暴的统治,但北平军民从来没有屈服,他们为抗战的胜利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日军的暴行和不屈的北平人

——谈北平抗战的不朽贡献

  抗战期间,日军在北平施行残暴的统治,但北平军民从来没有屈服,他们为抗战的胜利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北平抗日浪潮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就没有停止过

  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东北策划大规模的侵略行动,挑起了中日战争。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只是南京国民政府寄希望于国际的调查裁决,采取退让政策,没有形成全民族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北平地下党印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满洲宣传大纲》。以学生为先锋的北平民众在中共领导下成立了各界抗日救国会,发起南下请愿示威团,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声浪,并一直持续到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之后。经中共北平党团组织动员和派遣,返回东北参加抗日活动的东北籍学生有数百人,如原中共北平西郊区委书记张甲洲、共产党员白乙化、反帝大同盟盟员李兆麟等,他们都成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骨干力量。1933年在密云一带爆发了著名的古北口、喜峰口长城抗战,华北危急,“华北之大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随后爆发了浩大的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可以说,北平抗日浪潮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就没有停止过,因此,九一八也是北平抗日运动的起点。

  日军占领东北后,又侵犯上海、华北等地,最终于1937年7月7日在平郊宛平制造了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的抗战由此爆发。

  日军的杀戮、破坏和掠夺暴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日军对北平的武装侵略和残暴统治,阻遏了北平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造成巨大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其杀戮、破坏和掠夺的暴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一是造成大量抗日军人和平民的伤亡。从1933年到1945年,在长城抗战、卢沟桥抗战、南口抗战和八路军平郊抗日根据地对日伪军作战中,中国军队共伤亡3万余人,佟麟阁、赵登禹、白乙化、沈爽等抗日英烈为国捐躯。侵华日军采用轰炸、枪杀、焚烧、狗咬、拷打、性暴力、苦役、集中营关押等方式,在北平制造了密云潮河关、思郎峪、门头沟王家山、平谷鱼子山、丰台米粮屯、房山二站村等一次性伤亡5人以上的惨案130起,致平民伤亡17045人,另有60068人被俘或被日军抓去做劳工,其中大部被迫害致死。因战争因素导致的间接死亡更是无法统计的,但人口的大量减少是确凿的事实。

  二是霸占土地,焚毁民房。在城区,日军强占原国民政府机关驻扎其军政机关,占用学校等公共设施和民房建设兵工厂、仓库、医院,霸占房屋地产为其所用。在郊区,日军修筑封锁沟,建立炮楼碉堡,平毁村庄,沿长城一线制造千里“无人区”,制造了大量“集团部落”,使千百万农民过着没有基本生活保障、失去尊严的现代奴隶生活。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量增兵丰台,在进驻原英国老兵营的基础上,又强占老百姓的土地和房屋,不断扩建兵营,修建仓库。据战后国民政府的调查资料显示,从1939年7月起,1940年3月、7月,1941年4月、8月,日军共占领前泥洼、后泥洼、李庄子、七里庄、七间房、侯庄、高庄、石榴庄、道沟村、地藏庵、石马坟等十几个村庄至少288户人家的土地、房屋、坟茔和棚子。

  为了切断抗日根据地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日军在对无法控制的地方,大搞“集家并村”。将怀柔地区八道河以南、柏崖厂以西,西起庄户、东到石片等村,方圆100多平方公里的地带变为“无人区”。对大榛峪、西栅子、长园、石片等山地村庄反复“扫荡”达17次,对下辛庄、北宅、东庄、辛庄、东坟、岐庄及围里村一带“扫荡”更达22次。据调查统计,从1937年至1941年,宛平185个村庄有142个被日军烧毁。沿河城村半月内被烧3次,柏峪村民房竟被烧19次之多。抗战期间,平谷有8870间房屋被烧毁,1841间房屋被拆。很多百姓被迫在山洞、石洞中过着与世隔绝的凄惨生活,遇到日伪军搜山,仍然难逃被杀的厄运。

  1939年至1942年,日军在门头沟地区修建150余处据点和岗楼。为封锁丰滦密抗日根据地,日军从昌平桃峪口到潮河辛庄,修建了宽11米,深5米,长90公里的所谓“惠民壕”,5000青壮年被无偿征用,累计出工30多万个。被占土地1485亩。在平谷地区共挖3条壕沟:一条由上宅到峪口,长30公里;一条由大华山到胡店,长10公里;一条由稻地到掘山头,延伸到蓟县附近。壕沟宽10米,深6.5米,占地600亩。

  三是抢夺财富和资源。日军用公开或隐蔽的手段掠夺黄金、白银等金融资本,开办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伪联银券。崇文区是商业发达区域,日军外城宪兵队曾对此处27家银号进行抢劫。例如,1937年11月到12月,日军没收前门外聚义银号中国29军将士寄存的黄金1200两,银元211000元,存款726574.9元。在日军特务部成田少佐、武田确忠、余村实的刑逼下,银号经理王振亭从东交民巷聚义银号的库房中将21万银元提出,宪兵队用卡车将这些银元直接拉入日军控制的朝鲜银行中。该行临时行址亦在东交民巷内。类似的事件有几十起之多。

  四是掠夺损毁文物,破坏文化设施。沦陷时期,留在北平故宫的文物遭到日军很大破坏。据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战后报告,故宫文物损失古物馆文物191箱,文献馆1734箱,前秘书处826箱,颐和园89箱,古物陈列所113箱,总计2953箱。在其《本院被敌军征取铜品之经过情形请转行第十一战区长官司令部设法追究》里说:“案查本院被征用之铜品2095市斤外,计铜缸66口,铜炮一尊,铜灯亭91件。此外,尚有历史博物馆铜炮3尊,本院之铜缸及历史博物馆之铜炮系由北支派遣军甲第1400部队河野中佐于三十三年六月十九日运协和医院,该部队过磅后,运赴东车站,闻系装车运往朝鲜。本院之铜炮和铜灯亭由伪市政府工务局专员齐昌复、职员张伯齐偕同昭和通商株式会社(在本朝阳满内北小街)日人佐仓于三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来院启运。据闻系运往北新桥北支工厂”。北平故宫博物院太庙图书分馆曾被日本宪兵两次搜查,1938年6月被搬走书籍314册、被撕毁书籍26册、杂志4131册;1939年3月被搬走杂志6551册。日军强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损毁长城、大觉寺、云居寺等世界级文物,致使北京人化石遗失,掠夺故宫、颐和园、北平研究所、北京国立图书馆等机构所藏重要文物和图书,造成北京文化事业的空前浩劫。

  五是研制细菌武器,实施细菌战。日军1855部队在天坛等处研制和生产鼠疫、霍乱、伤寒、痢疾、黑热病等细菌武器,用于华北战场。为了检验细菌武器威力,还在市区播撒霍乱等病菌,致使无辜市民毙命,仅1943年9、10月间,北平就有2136人感染霍乱,其中1872人死亡。

  据日本人长田友吉供述:“1943年8月北平地区发生的霍乱疫情,可以肯定是日军的谋略所致。其根据是:此前的7月,西村防疫给水部及第二陆军医院分院的数名军医,对约230名卫生下士官候选者进行了约两个星期的霍乱、伤寒、赤痢菌的检索教育;8月上旬,西村军医大佐又命令约200名卫生下士官候补者与西村防疫给水部及第二陆军医院分院的病理实验室、细菌室的军医、卫生下士官、卫生兵等约50人,在北平市内对中国人进行霍乱菌检查,将霍乱病人封锁在家里,禁止出入,也不予治疗,就这样屠杀了300名和平人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