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发生在湖北的四次战役
辛亥革命网 2015-07-20 09:36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汪大华 查看:
抗战有廿二次重大的会战,发生在湖北的就有四次,自武汉会战以后,进入抗战中期,湖北就成为了战争的重灾区。
抗战有廿二次重大的会战,发生在湖北的就有四次,自民国廿七年十月武汉会战以后,进入抗战中期,我国利用平汉粤汉铁路以西的地形,持久消耗日本的战力,使日军陷於泥淖,湖北亦因此成为了战争的重灾区,以胜利后的武汉,城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经济萧条,基本上毫无建设可言。
一、武汉会战:
自民国廿六(1937)年十二月南京保卫战结束后,武汉保卫战就已揭开序幕,到了廿七(1938)年六月至十月的武汉撤守,进入实际的战斗,我国以空间换取了时间。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在江西万家岭战役中,日军四个师团被全歼。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企图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
民国廿七年的武汉,承担了将近一百万难民的压力,是国共共同为抗战合作的年代,是全国军民同胞“地不分束西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幼”,共同保卫大武汉的年代,民族的觉醒,民众的团结,都在此一阶段铸成。保卫武汉的十个月时间内,我国“以空间换取了时间”,把工业迁入西南,作了重要的物资准备。自此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的阶段,日军再也没有能力调动诸如淞沪会战时期40多万部队的战略进攻会战。
为了武汉会战日本国会通过了“总动员令”,授权政府可以无限投入经费支持战争,并允许日本政府征兵。武汉会战影响到日本的国内,日本国内也开始感受到战争所带来的支出繁重、物价上涨,日本民间也逐渐体会中国并非不堪一击的。
二、随枣会战(民国廿八年五月一日至廿日)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了消除鄂北、豫南方面国军对武汉的威胁,向随县及枣阳地区发动进攻。国军毙敌军1.3万人,第五战区付出了重大的牺牲,然而阻绝了日军“由北向南”的作战目标。日军在会战前期,攻势艰苦,企图以优势兵力吃掉我军的策略失败,士气大受影响。
三、枣宜会战(民国廿九年五月一日至六月十八日)
日军一直企图掌握宜昌,西进三峡,民国廿八年底,我军主动发动冬季攻势,予日军相当大的打击,日军遂决定发动作战,企图将国军第五战区主力围歼于枣阳宜昌地区。
为阻止日军进犯,第五战区调集六个集团军,与日军在枣阳和宜昌作战。
此次会战,日军虽占领了宜昌,但未能击溃第五战区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创,伤亡1.1万余人。
我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则殉国于南瓜店,成为抗战时期,殉国的最高将领。
枣宜会战我军展现了英勇的斗志,然而因为该役失利,日军亦得以在宜昌取得前进基地,修建飞机场对重庆等大后方地区狂轰滥炸,加上欧战的不利形势,枣宜会战后,中国抗战进入最危险的时期。
四、鄂西会战(民国卅二年五月到六月)
鄂西会战历时月余,第六战区以10个军的兵力抗击了日军约5个师团兵力的进攻。石牌保卫战又被成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之役,廿三天中,国军伤亡四万一千人,日军伤亡五万八千人,日军伤亡首次超过国军,守住了重庆的门户。
(作者系台湾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协会会长)
一、武汉会战:
自民国廿六(1937)年十二月南京保卫战结束后,武汉保卫战就已揭开序幕,到了廿七(1938)年六月至十月的武汉撤守,进入实际的战斗,我国以空间换取了时间。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在江西万家岭战役中,日军四个师团被全歼。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企图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
民国廿七年的武汉,承担了将近一百万难民的压力,是国共共同为抗战合作的年代,是全国军民同胞“地不分束西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幼”,共同保卫大武汉的年代,民族的觉醒,民众的团结,都在此一阶段铸成。保卫武汉的十个月时间内,我国“以空间换取了时间”,把工业迁入西南,作了重要的物资准备。自此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的阶段,日军再也没有能力调动诸如淞沪会战时期40多万部队的战略进攻会战。
为了武汉会战日本国会通过了“总动员令”,授权政府可以无限投入经费支持战争,并允许日本政府征兵。武汉会战影响到日本的国内,日本国内也开始感受到战争所带来的支出繁重、物价上涨,日本民间也逐渐体会中国并非不堪一击的。
二、随枣会战(民国廿八年五月一日至廿日)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了消除鄂北、豫南方面国军对武汉的威胁,向随县及枣阳地区发动进攻。国军毙敌军1.3万人,第五战区付出了重大的牺牲,然而阻绝了日军“由北向南”的作战目标。日军在会战前期,攻势艰苦,企图以优势兵力吃掉我军的策略失败,士气大受影响。
三、枣宜会战(民国廿九年五月一日至六月十八日)
日军一直企图掌握宜昌,西进三峡,民国廿八年底,我军主动发动冬季攻势,予日军相当大的打击,日军遂决定发动作战,企图将国军第五战区主力围歼于枣阳宜昌地区。
为阻止日军进犯,第五战区调集六个集团军,与日军在枣阳和宜昌作战。
此次会战,日军虽占领了宜昌,但未能击溃第五战区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创,伤亡1.1万余人。
我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则殉国于南瓜店,成为抗战时期,殉国的最高将领。
枣宜会战我军展现了英勇的斗志,然而因为该役失利,日军亦得以在宜昌取得前进基地,修建飞机场对重庆等大后方地区狂轰滥炸,加上欧战的不利形势,枣宜会战后,中国抗战进入最危险的时期。
四、鄂西会战(民国卅二年五月到六月)
鄂西会战历时月余,第六战区以10个军的兵力抗击了日军约5个师团兵力的进攻。石牌保卫战又被成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之役,廿三天中,国军伤亡四万一千人,日军伤亡五万八千人,日军伤亡首次超过国军,守住了重庆的门户。
(作者系台湾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