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张互联网抗战地图勾勒烽火上海 还原国歌传播路

辛亥革命网 2015-07-10 09:16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吴洁瑾 查看:

上海是抗战时期的重要城市。《上海抗日救亡分布图》首次以互联网地图形式推出。

  上海是抗战时期的重要城市。昨天,《上海抗日救亡分布图》首次以互联网地图形式推出。

  该图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为支撑,简洁直观地再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间两次淞沪战役及与八年抗战相关历史要素。图中也生动还原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传播过程,在学界尚属首次。

  未来还将发布4张抗战历史地图,最新定位的20个日军在沪集中营也将首次公布,包含上海中学、原大夏大学集贤堂等。据悉,五张地图已认定逾400处抗战时期的遗址遗迹。

  不少故居已被挂牌保护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智良介绍,这次推出的抗战历史地图系列共有五张,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与腾讯网联合制作。分别为《上海抗日救亡分布图》、《淞沪抗战分布图》、《组织机构分布图》、《事件暴行分布图》以及《慈善救助分布图》。每张图均经过历史学、地理学方法严格考证,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共标记出了超过400个抗战时期的遗迹遗址。

  “这400多个抗战遗址主要集中在中心区域,当年被称为‘孤岛’的地方,也就是老租界,1937年11月以后日军占领了周边,当时这些抗战人士要抗日只能在租界里,不被日军统治的地方继续坚持。另外还有闸北虹口也有一些遗址的分布。”苏智良说。

  《上海抗日救亡分布图》首次以互联网地图形式推出,有侧重地再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间抗日救亡社会机构和名人故居共90处抗战时期遗址,主要分布在上海城市中心区域的老租界,定位出了上海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旧址、上海慈善团体救济联合会旧址、上海市工商学联合会救国会旧址等机构,以及当时活跃的文艺学术界爱国人士,包括梅兰芳、周信芳等人的旧居。苏智良说,这里有许多故事,比如为了摆脱日伪的威逼,梅兰芳在此抵制演出,凛然的民族气节受到世人敬仰。

  令人欣慰的是,在90处抗战遗址中,建筑尚存的仍逾60处,其中不少故居已被挂牌保护。

  最大障碍是路名变更

  抗日救亡分布图研究负责人、上师大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李玉铭称,今年4月起,他们进行此项研究后便开始了漫长的资料整理过程,“我们要做的是将每一本史料中提到的相关的点一个个记录下来,然后再针对性地进行文字梳理,就这样在浩瀚的书籍与史料当中,一个月后我们俩梳理出来差不多400个点。”

  于是团队开始进行实地考察,而这同样是一个富有挑战的工作,“因为我们从史料中所查到的相关信息大部分是原来的地址,其路名、门牌号码和现在已经千差万别,最麻烦的是我们所确定的一些建筑物现在已荡然无存,现地址有的是一条马路,有的是一栋崭新的高层建筑。”李玉铭说。

  为了克服困难,李玉铭等首先通过对照新旧路名表确定现在新的路名,然后确定大体的方位,在实地考察中通过询问附近的老人,走访居委会等各种形式才最终得以确认。

  “有时因为一个点为了能够得到准确的信息,我们团队不得不动用不同的人员进行多次的实地考察,如本次发布的抗日救亡图中的聂耳在20世纪30年代所居住的四个不同的寓所,田汉的两个寓所以及上海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旧址、上海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总部旧址、上海民众反日救国义勇军总部旧址等都是经过多次史料考证与实地考察得出的结果。”李玉铭说。

  方便使用手机、电脑查询

  苏智良介绍称,接下来两三个月内,根据抗日的纪念节点,将陆续推出后续4张地图。比如《慈善救助分布图》中将展现上海的难民区分布情况。

  “上海是二战时难民最多的城市,300多万人口就有100多万难民,包括四面八方涌到上海的难民。”苏智良说,“有两大难民区非常有影响,一是犹太难民区,另外一个就是南市难民区,特别是后者,它是中立的,由一个中文名叫饶家驹的法国神父建立,中日军队都没有进去,直到1940年才结束。两年多时间保护了30多万上海难民。”

  后续将发布的另外一大亮点是将首次公布定位出的日本在上海的20个集中营。“我们团队对日本在上海的集中营做了深入研究。日本在上海有20个集中营,之前从来没有历史学家去定位。”苏智良说。

  在两三个月当中,苏智良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将20个集中营一一成功定位。“有些地方是集中营可能大家都想不到,比如我曾经读书的华东师范大学的老校区文史楼,战前它是大夏大学的集贤堂,这就是一个集中营;还有一个集中营是上海现在最著名的中学之一——上海中学;另外还有徐家汇的老站饭店,当时也是一个集中营。”苏智良说。

  苏智良介绍说,20个集中营中很多都是上海标志性的建筑,战时被日本建成集中营,且大多分布在徐家汇一带。

  经团队考证,20个日军集中营按关押的犯人来看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盟军战俘,包括东南亚等地的被抓获的战俘都被押送到上海;第二类是英美犹太侨民,作为敌国侨民,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抓到上海关押;第三类是教会人士,主要也是欧美人士,因为当时日本人对西方宗教很“感冒”。

  据介绍,随后公布的系列地图,还将尝试利用腾讯地图特有的街景地图,结合航拍、全景等技术,以直观、科学的时空分布图形式,清晰展现400个抗战遗迹遗址的实景样貌,帮助民众了解身边的建筑往事、城市历史。

  “我们之所以选择发布互联网地图,是希望对这些历史感兴趣的人们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电脑终端,查询这些抗战遗址,背包客也可以根据电子地图边走边找隐没于大街小巷的抗战名人故居。”苏智良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