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20年前发行特区货币的探索(2)
辛亥革命网 2009-01-18 00:00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南方周末 查看:
10月27日,货币小组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汇报特区货币方案,方案提出三种选择:一、让港币流通;二、让外汇券流通;三、发行特区货币,香港回归后,还可在香港流通。陈云同意发行特区货币。
11月12日,中央书记处166次会议讨论货币小组《关于发行特区货币的报告》,刘鸿儒向书记处汇报。会议原则同意发行特区货币,认为此事讨论几年,因为是在有限范围试验,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这个试验很重要,国内经济、金融改革,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可以通过深圳观察世界金融变化。会议提出,因有一批年轻专家写信反对,要再请专家论证。书记处要求修改有关文件,经济和金融政策调整文件送国务院讨论,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特区货币条例等法律文件送人大常委会讨论。
是年6月,人总行在深圳轻工业区买下两座工业大楼,以此作为“深圳光华印钞造币公司”厂房。下半年,深圳人行同英国和澳大利亚草签引进造纸、印制设备和技术的意向书,造纸厂也开始征地。
7月至12月,黑市倒买倒卖外汇登峰造极,许多工商企业把炒汇收入作为主要利润目标,外管局检查300家企业,66家参与炒汇,涉及外汇金额1.48亿美元。港币与人民币黑市兑换价从一季度100元港币兑换40元人民币上升到三季度兑换63元人民币,高出国家牌价30多元。外汇券与人民币兑换率也上升到1:1.6。港币和外汇券在深圳商品购销总额的占比超过50%。1至9月,港币和兑换券在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占比达70.5%,而1983年和1982年同期分别为68%和46%。年末,中央领导批评广东:人民币跌得厉害,如果不注意,就会从广东发展到全国冲击人民币,现在是广东的外汇自己不能平衡。
外汇储备吃紧。人大常委会提出反对意见
1985年1月,货币小组将修改后的《关于发行特区货币的报告》和受委托草拟的《国务院关于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做出发行特区货币决定的意见》呈国务院。报告提出,特区货币实行独立的汇价制度,采用一揽子浮动汇率,以人民币汇价作为依据,不同任何一种国际货币挂钩。纸币图像印黄帝(轩辕氏)像,硬币图像印飞禽图,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时间为1985年10月1日。
2月,谷牧邀港澳工委、华润公司和香港中资银行有关人士座谈,与会者对特区货币表态慎重,有人提出意见,有人怀疑。2月26日,谷牧在深圳特区工作座谈会结束时说:问题本身确实很复杂,要在这里做出什么结论,条件还不成熟。国家外管局的态度是:国家外汇相当紧张,发行特区货币外汇平衡是个基础,而深圳外汇还不能平衡,特区货币发行以后,要求中央在三年内每年给深圳1.5亿美元外汇额度,特区货币要发行多少,现在还不能说非常清楚,三年中,每一年需要多少外汇,要搞得非常准确。
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为68亿美元,比上年末下降14亿美元。5月下旬至6月上旬,谷牧4次召集老中青专家会议,征求对《关于发行特区货币的报告》修改稿的意见。不久,人大常委会会议对发行特区货币提出了反对意见,主要原因是一个国家不宜搞两种货币。
8月,中央有关领导对深圳一位负责人谈话时指示:特区货币要看三年再说。8月15日,谷牧对中国人民银行报送的特区货币样品批示:“同意,但暂缓印刷。”
这年,港币流通量2.17亿元,占货币流通总量22.3%,外汇券流通量2711万元,占7.5%。人民币、港币、外汇券三种货币在深圳同时流通,时人戏称为“三国演义”。
人民币统治地位日渐恢复,特区货币问题被搁置
1986年,特区货币问题实际已被搁置。1月5日,谷牧在国务院召开的特区工作会议上说:特区货币问题不只涉及深圳,也涉及其他特区,甚至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问题很复杂,归根结底是币制改革走什么路的问题,因此,要通盘研究考虑后再下决心解决。
是年,港币流通量3.08亿元,占货币流通总量31%,外汇券流通量5713万元,占12%。
1987年,特区货币问题已很少提及。12月,刘鸿儒向深圳市委领导通报情况:特区货币搞了四五年,样票都有了,设计图纸也有了,最后未发,主要是条件问题,主要担心和内地的关系,不利于和内地的往来,不利于依靠内地推动深圳的经济。深圳现在并不是完全靠国际市场就可以和内地搞进出口关系了。将来是不是发行和港币一对一的货币,主要是看外汇储备,自己的外汇储备有基础才行,靠国家拿外汇不行。
是年,港币流通量达5.26亿元,比上年上升70.18%,占货币流通总量4.8%,接近“五分天下”;外汇券77万元,占比萎缩至0.1%。
1989年2月,中央有关领导来深圳视察,指出特区货币仍要研究。这是中央最后一次提及特区货币问题。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深圳现代化城市已具规模,国内商品丰富,日用电器等高档消费品种类逐渐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居民外币消费量逐年减少,港币流通量与来深境外游客数量呈正相关。港币流通范围逐步缩小到涉外酒店、免税商店、外资服务业,以及旅游、航空、航海、铁路运输业的境外人士服务领域。
1991年,港币流通量4.77亿元,占货币流通总量比例下降到9%左右,外汇券已极少流通,人民币作为国家货币,在特区货币市场的统治地位日渐恢复。特区的走向亦日趋明朗。
(《南方周末》)
稿源:南方网
编辑:胡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