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国汽车业三十年:大时代中十个汽车人(2)

辛亥革命网 2008-11-03 00:00 来源:新京报 作者:新京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每个人物背后的故事,都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长河中的一些零碎片断。 ,回望中国汽车业三十年:大时代中十个汽车人,

  ■周惠忠第一辆桑塔纳的组装工人

  核心提示:上海大众54岁的老工人,25年前,他和其他十几名工人一起组装出中国第一辆桑塔纳。

  “那是一辆冰绿色的桑塔纳,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车,上面的塑料件看起来都像是真皮的。”时隔25年,在汽车生产一线工作了一辈子的工人周惠忠,依然能清晰回忆1983年的那辆桑塔纳。

  当时周惠忠30多岁,装配厂房就设在上海拖拉机公司的一个旧冲压车间里,全部采用手工作业,没有流水线。现在,周惠忠组装的第一辆桑塔纳,已经被收藏在上海大众位于上海安亭的汽车博物馆里,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黄华琼 职业经理人

  核心提示:曾先后供职于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东风标致、上汽荣威,并曾创业开办汽车经销店,是中国较早的一批汽车行业的职业经理人之一。

  1987年,刚毕业的黄华琼进入上海大众。此后,他先手在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东风标致三家合资汽车企业里工作了近20年。

  黄华琼形象地将中外双方总结为“圆脑袋”和“方脑袋”,在看透这两方力量的纷争后,他又回归了上海汽车,负责荣威品牌的市场传播和公关。

  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黄华琼认为:“如果非得在汽车职业生涯中给功德圆满做一个注脚的话,通过在合资或外资企业学习,最终亲手建立一个真正属于中国的国际品牌,那就是功德圆满。”

  ■服部悦雄 丰田的中国区教父

  核心提示:丰田汽车公司中国事务所中国总代表,丰田在中国最有权威的人,为丰田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最了解中国汽车市场的外国人之一。

  “从口音里根本辨认不出他是一个外国人,他的中文说得甚至比日文还要好。”这是很多人对于“中国通”服部悦雄的第一印象。服部悦雄1943年在哈尔滨出生,大学毕业后回到日本,在东京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毕业后加入了丰田汽车销售公司。当时丰田正欲进攻中国内地的汽车市场,需要找一批熟知中国的开拓者。服部由此开始了他的中国之旅。

  2001年,服部推动了一汽与天汽、一汽与四川旅行车厂的重组,帮助丰田形成了与中国一汽和广汽合资的产业布局。

  “我们在中国还是少数民族,远没到庆贺的时候”。在2003年的丰田全球营销会议上,服部悦雄首次提出2010年前在华获得10%市场份额的目标,但是现在离预想的目标却还很难实现。

  “不是我们发展慢,而是中国市场总量发展太快,丰田在全球从没有遇到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市场。丰田在中国发展,魄力还要更大一些,步伐更快一些。”服部说。

  ■赵振刚 伴随富康“长大”的人

  核心提示:赵振刚是新浪富联车友会的版主,同时也是两辆富康的车主,不但一辆富康车开了很多年,而且换车再次换了辆富康,可以称得上是富康的资深粉丝。

  在2004年的一次提速挑战赛中,一位名叫赵振刚的爱丽舍车手最终以9.44秒夺魁,这一成绩比厂家公布的11.30秒0-100公里加速数据快了1.86秒。“我开自己的富康车时,我就把它当赛车来开。”

  或许赵振刚这个名字会让人感到陌生,但提起新浪网汽车论坛的“5000转换挡”这个ID,许多人都知道他。

  赵振刚的第一辆富康是2001年开回家的,此后这辆富康陪了他风风雨雨近5年。而后赵振刚有了换车的打算,思来想去,他又换了一辆富康,对他来说,车并不是单纯的出行代步工具,还是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伙伴。

  2005年,赵振刚将自己的车升级为富康16V。“我的车是改装过的,它表面上看低调内敛,实际上有让人惊喜的性能,我会开着它去玩儿赛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