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后清朝重建的近代海军(2)

辛亥革命网 2012-09-14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黄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北洋水师在黄海中日甲午海战惨败后,我国的首只近代海军舰队便不复存在,大清帝国似乎没有近代海军这个大军种了,自北洋水师覆灭后到中

  甲午战后日本海军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甲午战争之后10年中,日本军事力量也发生了令人惊讶的巨大变化,在海军大臣山本权兵卫的筹划下,魔术般地完成了“六六舰队”配置,即由6艘战列舰和6艘装甲巡洋舰组成常备舰队。万吨以上级的有“朝日”号(15200吨)、“三笠”号(15200吨)、“初濑”号(15000吨)、“敷岛”号(14850吨)、“富士”号(12500吨)、“八岛”号(12500吨),还把甲午海战中俘获的当时远东最大战舰,北洋水师的“镇远”号(7335吨)撇入二线舰艇。甚至6艘装甲巡洋舰“浅间”号、“出云”号、“磐手”号、“常磐”号、“入云”号、“吾妻”号的排水量,也都在9000吨以上。1909年底,又从意大利买到2艘装甲舰,命为“日进”、“春日”号,在这10年中,日本还增加了8艘防护巡洋舰,海军舰艇总吨位达到20万吨。日本海军在建设上这么巨大的投入,显然同甲午战争后从清政府获得的巨额赔款库平银,连本带息33983万两,是当时日本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5倍半有很大关系。

  1904年2月6日,日本同俄国断绝外交关系。8日下午,日本海军击沉了停泊在仁川的俄舰“瓦兰人”号和“朝鲜人”号,次日凌晨,又袭击了旅顺口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延续了一年多,其中包括旅顺口突围和对马海战等几场震惊世界的大规模海战。俄国海军惨败于日本海军。陆战和海战都以日本军队获胜而结束。

  清政府重建的海军在日俄战争中还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例如:1904年4月6日,大型巡洋舰4300吨的“海天”号奉命赴江阴领取军火,以济辽西“中立”之需。行至舟山调头,因大雾迷漫,舰速过快,撞上鼎星岛搁浅,舰首高高地架在礁石上。“海天”和“海圻”舰是当时清朝海军最大的军舰,“海天”舰的损失,对于我国近代海军复兴的不利影响是很大的。

  套用文官制和陆军制的大清海军军衔制

  海军大臣根据1905年练兵处奏定的《陆军军官军佐任职等级暨陆军人员补官体制摘要章程》所规定的三等九级军衔制,拟定海军人员军衔。在正都统、副都统、正参领、副参领、协参领、正军校、副军校、协军校前,皆冠以“海军”二字,以示区别,又据此拟定海军长官旗及各级军官章服标志。

  1911年初,开始对海军军官授衔。海军大臣载询,简授海军正都统,即海军上将,格同总督,正一品;副大臣谭学衡,简授海军副都统,即海军中将,格同巡抚,正二品;巡洋长江舰队统制萨镇冰,简授海军副都统加正都统衔;巡洋舰队统领程壁光、长江舰队统领沈寿堏,简授海军协都统,即海军少将,格同布政使,从二品;署理巡洋舰队统领吴应科、海军部一等参谋官严复,驻沪一等参谋官徐振鹏、烟台海军学堂监督兼海军都一等参谋官郑汝成,赏海军协都统衔。

  此外,军学司司长曹汝英,军枢司司长伍光建、署理军法司司长李鼎新、军制司司长蔡延平、署理军政司司长郑清濂、驻英国威克斯船厂监造员李和、驻阿姆斯特朗公司监造员林葆怿、“海圻”舰管带汤廷光、巡洋舰队总管轮孙辉垣,皆授海军正参领,即海军上校,格同按察使,正三品。军储司司长林葆纶、舰队统制官一等参谋官郑祖彝等前北洋水师管带级别的15位军官皆受海军副参领,即海军中校,格同盐运使,从三品。还有9位小型舰艇管带皆受海军协参领,即海军少校,格同道员,正四品。清政府为海军授军衔,只授到少校一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