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制

辛亥革命网 2010-11-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杜银蝶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者,他们感到旧式军队不足以拱卫京畿,必须改革军制,编练新军,于是派胡燏棻于天津编练定武军
 

  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者,他们感到旧式军队不足以拱卫京畿,必须改革军制,编练新军,于是派胡燏棻于天津编练定武军,次年底,袁世凯接替其职,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拉开了建立北洋新军的序幕。

  袁世凯效仿德国的兵制操练,聘用大批外籍教官,东西合璧,编练北洋新军。他设立新军督练处,自任督练。下设参谋、执法、督操三个营务处。将定武军由原来的4750人扩编为7300人。

图1:练兵处部分高级军官合影 前排从左起,分别为王士珍、冯国璋、袁世凯、铁良、曹锟、言敦源;后排右起第二人为段祺瑞

  1898年,荣禄奏请建立武卫军,共辖前、后、左、右、中五军。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为武卫右军。次年,袁世凯实授山东巡抚后,改编山东防练各营二十营,共9000余人,为武卫右军先锋队,使其实力扩展到近两万人。

  1901年,袁世凯接替李鸿章任北洋大臣,大肆扩充军事实力,编成了北洋六镇,其情况大致如下:

  北洋第一镇:原为京旗常备军。1902年,清廷挑选八旗兵丁三千余人交袁世凯训练,定名为京旗常备军,编成一协,1905年添足一镇,驻扎保定南关外新建之营房,后移至京师北苑,北洋各镇重编番号时编为陆军第一镇。

  北洋第二镇:原为北洋常备军左镇。1901年袁世凯遣人赴正定、大名等地精选壮丁六千人训练。1903年编成左镇和右镇马队一标,共二十五营。1904年左镇改为北洋常备军第一镇,右镇添足步队二十营,炮队三营,工程、辎重各一营,改为北洋常备军第二镇。北洋重编番号时北洋常备军第一镇编为陆军第二镇。

  北洋第三镇:原为北洋常备军第三镇,驻扎保定,后移至东北。北洋重编番号时将其编为陆军第三镇。

  北洋第四镇:原为北洋常备军右镇,1904年改为北洋常备军第二镇,驻扎马厂。北洋重编番号时北洋常备军第二镇编为陆军第四镇。

  北洋第五镇:前身为武卫右军先锋队。驻扎山东青州一带,后编为陆军第五镇。

  北洋第六镇:1904年清廷将武卫右军、自强军主力和北洋第三镇一部分编为第四镇,后改为陆军第六镇。

  至此北洋六镇全部编成。北洋新军的产生是中国旧式军队向近代新式军队重大转变的标志。

图2:在武汉镇压辛亥革命的北洋军机关炮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