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制(2)

辛亥革命网 2010-11-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杜银蝶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者,他们感到旧式军队不足以拱卫京畿,必须改革军制,编练新军,于是派胡燏棻于天津编练定武军

图3:北洋第三镇的内务

  袁世凯编练的北洋新军仿效西方军制,实行常备兵、续备兵、后备兵制,使得军队永远不用仓促招募,对军政颇有裨益。在营制上,北洋新军设军、镇、协、标、营、队、排、、棚,层层节制,层层策应,战每制胜,即使败了也不至于溃散。在兵种上,除步队、马队外,增设炮队、工程、辎重队,步队为主,炮队为辅,马队巡护,工程队修路架桥,辎重队保证后勤供应。各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更好地发挥武器的效能。在募兵上,严格挑选,招募身体素质强壮者为兵,不招收懒惰者和吸食鸦片者,注重兵丁文化素质差别,有文化者加饷钱五十文。这样招募的兵丁比清朝旧式军队素质更优。在训练上,聘用外国军官,选用外国操典进行操练,训练严格,并且赏罚分明,保证了军队的良好素质,促进了军队的军事技能不断提高。

  北洋新军的建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即军队只效忠于袁世凯,不效忠于清廷。袁世凯创建北洋军队时,十分注重培植党羽,力图将北洋新军建成属于自己的私人武装。北洋新军的各级军官多是北洋自办的军事学堂毕业生,高级军官都由袁世凯的亲信担任。同时袁世凯在军队中灌输封建忠君思想,以稳固军队。袁世凯所谓的忠君,实质是忠于北洋集团,忠于自己。他采用收义子,门生甚至在军营中供奉自己的长生禄位牌的方法灌输这种思想。北洋新军将袁世凯当成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以致于他们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朝廷。

图4:1918年在太和殿前参加一战胜利阅兵的北洋军

     作为北洋军阀的私人武装,北洋新军不仅成为镇压辛亥革命的武装力量,而且也成为军阀混战的工具,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