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责任:百年前的排放引发今日气候之异常
辛亥革命网 2013-08-19 00:0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中国经济周刊 查看:
专访北师大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约翰·摩尔:
气候变化需要反应时间,通常是10年到100年。发达国家从150年前就开始排放温室气体了。
租住在鼓楼胡同里的英国科学家摩尔教授(John Moore),每天清晨都骑着自行车、穿过护城河,来到北师大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下称“北师大全球院”)上班。
今年是摩尔来北师大全职工作的第四年。2009年,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的引进学者,摩尔全职来到北师大全球院工作。
谈及为什么来到中国工作,摩尔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对于科学家来说,更大的动力就是更好的科研环境。”摩尔坦言,西方经济的衰退使得划拨给科研项目的资金越来越有限,相反他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在中国却都得到了很好的重视。
在这里摩尔可以用具有每秒10万亿次浮点计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来进行气候模拟,这是他来中国以前从未使用过的先进设备。目前他正在用这种超级计算机进行数字模拟冰盖变化,同时将最新的冰盖研究模式引入中国,以便更好地模拟青藏高原和南极的冰盖变化。
至今摩尔还在芬兰和瑞典的两所大学里保有教授的职位,而他本人也在格陵兰岛从事过多年科研工作,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南北极、海平面变化以及预测、自然和人为影响气候改变、极端天气事件成因等。
“北极地区土壤的25%都是永冻土,一旦这些土壤开始融化,会释放大量的碳,这个量比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多得多。”而事实上,这些冻土正在融化,形势不容乐观。“低碳减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采访中摩尔再三强调。
“太阳屏风”:
应对全球变暖的方案B
入夏以来,席卷中国南方的热浪来势汹汹。7月15日,中国气象频道官方微博@中国气象发布了内地“四大火炉”新排名,福州成为高温王者,荣获“冠军”宝座,重庆和杭州分列二、三名。一位浙江网友“晚上34℃、白天43℃,全天候无死角360度纯天然桑拿”的自嘲,引来众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