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变迁一面相—从奴婢到女佣(2)

辛亥革命网 2010-11-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朱俊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变。伴随这一巨变而来的则是诸多社会领域的变迁,奴婢制度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慢慢实现了向

  图2:广西大户人家的女佣(1896年)。大户人家的佣人待遇会高点。

            中国近代的女佣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第一就是来自农村的妇女,则是当然比起古代奴婢的来源,近代女佣的来源就相对单一化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的人口都集中在农村。然而近代以来,随着国家的衰败,广大的农村地区更是日益凋敝。遇上风调雨顺的年头,农民勉强可以维持温饱,而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则多数农民都将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许多女佣便是在这一情况下背井离乡去做女佣的,很显然这是一种迫不得已选择。第二是失业女工的加入。这个较容易理解,近代以来中国始终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发达的工业体系,各种各样的阻力压抑着原本就弱小的民族工业,这样大量的女工面临着失业的危险,而一旦失业,则必须面对严酷的生活问题,当女佣就成为他们叫自然的选择了。第三就是来自寻求财富与摆脱贫困的考虑。第四是有些地区受到特定风俗习惯的影响。比如说浙江的南浔,我们知道这一地区自明清以来就属富庶之地,当地的大商人更是全国闻名。我们所熟知的如被誉为国民党“四大元老”的张静江便是湖州著名的丝商巨贾,曾力赞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那么何以如此富庶的地区会大量出现女佣呢?经过学者的研究发现,原来这一带的人特别是一些女性,崇尚精致的生活,又精于庖厨之术,加之她们举止优雅,斯文清致,所以出去以后很受大户人家的欢迎,而且当地人并不以做女佣为下贱之事,所以这一带就成了上海女佣的输出地。据说至今上海的一些世家后裔仍然喜欢雇佣南浔一带的女佣。我们从这里也能看出风俗习惯之于普通老百姓的影响了。

            不容否认的是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鱼龙混杂、新旧杂存,地域差异极大的复杂社会形态,诞生于此的女佣亦多多少少具备了这一复杂性。然而总体来说,中国近代女佣文化程度较低,识字的更属少数。这当然与近代社会的的经济状况和思想传统有关。一般来说,传统社会流传着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直到近代还在深深地影响一般国民的心态,更由于来自农村的女性多是贫苦出身,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他们接受教育,尽管传统教育的花费数额并不如今天这般高。因为文化程度的关系,许多女佣在接受新事物及与更快地适应东家方面受到了影响,但是正由于这一原因,近代女佣更容易被驾驭,即使在日常的生活中受到了委屈,恐怕也只有忍让与沉默一途了。关于这一点,各种影视、文学中表现的应不在少数。不过,近代女佣最朴实的一面应该是她们的辛勤劳动与任劳任怨。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的贫苦女佣在农村时就是整天劳动,难得休息。白天下地从事农活,晚上回家还得忙着各种家务,确是十分辛劳的。所以当他们进入富户或城市后,大多数都能经得起东家的使唤,如此东家当然就离不开他们了。

            客观地说近代女佣在历史上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大量女佣进入家庭工作,一方面使得一些人可以从繁琐的家务中解脱出来,从事其他有意义的工作;另一方面女佣的出现也促进了社会的分工,加速商业发展,同时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女佣们往来于城市与乡村,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互动与交流。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