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那些记忆中的歌声(3)
辛亥革命网 2008-09-22 00: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糊糊 查看:
20世纪90年代 高潮
宋祖英:《小背篓》(1990年)
90年春晚舞台上的宋祖英清纯得可以滴出水来,一首《小背篓》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这位美丽的苗家姑娘。此后宋祖英演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辣妹子》、《爱我中华》、《好日子》等经典歌曲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和世界华语圈。宋祖英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被誉为拥有“歌唱家的嗓音、舞蹈家的身段、美女的面孔”,她凭自己自己独特的声乐艺术表达方式和演唱风格,成为了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标杆和绚丽景观。
于文华、尹相杰:《纤夫的爱》(1993年)
1993年2月,于文华、尹相杰这首《纤夫的爱》在北京电视台正月十五元宵晚会上首次与观众见面。1994年的春晚过后,于文华和尹相杰录制的同名MTV获得了全国音乐电视大奖赛银奖。当年《纤夫的爱》的火爆程度今日已经难以想象,当时收录了这首歌曲的专辑盒带和光盘到处都是,盗版更是比比皆是,这股热潮甚至波及海外。一位唱片公司职员曾经去美国参加一个音乐节,他特意带了些《纤夫的爱》盒带。结果,由于老外们对这首歌的偏爱,《纤夫的爱》很快就被抢光了。一个坐船头略带羞涩的“小妹妹”,和一个眯着小眼戴着黑框眼镜胖乎乎的“纤夫”,成了当年最红的歌星。那一年大街上所有高音喇叭里放的基本上都是这首歌,“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冷不丁还以为所有的城市都成了水城威尼斯。
毛宁:《涛声依旧》(1993年)
1993年春晚,歌手毛宁将古代文人张继的《枫桥夜泊》重新演绎成一曲《涛声依旧》,让人们重温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婉意境。毛宁因为这一首《涛声依旧》红遍大江南北,各大晚会,各大活动,各大商场,各大公共场所到处都能听到他的“涛声”.毛宁这条出名之路还引发了广东歌手北上的潮流,歌曲中一句经典歌词后来也被篡改成“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张也:《走进新时代》(1997年)
1997年,张也把这首主旋律歌曲唱得家喻户晓。《走进新时代》是歌颂我国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另外一首《东方红》和董文华的《春天的故事》则分别歌颂了第一代领导集体和第二代领导集体。一首歌标志一个时代,标志一代领导人--这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歌曲创作。在此后的许多大型晚会和电视节目上,这首歌成了必备的压轴曲目。张也这一深情“表白”,全国人民都心领了。
陈红:《常回家看看》(1999年)
99年的春晚让这首《常回家看看》在一夜间火了。这首歌的歌词非常朴实、类似生活中的口语。它以最朴素的语言倾诉着人间至真至纯的感情,寄托着普天下所有父母和儿女的心愿--“常回家看看”.亲情的呼唤,让整日在外为事业奔波而疏于与家人团聚的人们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歌声响起的时候,至少电信业务立马变得繁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