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之父——董守义
辛亥革命网 2011-10-0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黄传昶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有一个叫董守义的12岁男孩,喜欢上了“筐球”,并一生与篮球接下不解之缘。十几年后,他带出了中国第一支梦之队——“南开五虎”,后来人
1907年,在保定同仁学堂的一次课外活动中,新来的体育教师把两只没有底的竹筐钉在操场两端的树干上,然后对着一群身着长衫的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教大家玩一种新游戏——‘筐球’。”他双手持球,面向竹筐,向前上方投出,球不偏不倚地落进竹筐,操场上响起孩子们惊喜的笑声和欢呼声。他让孩子们把长襟掖在腰间,辫子盘在头上,然后教他们拍球、运球、传球。在这群嬉笑的孩子中间,有一个叫董守义的12岁男孩,从此喜欢上了“筐球”,并一生与篮球接下不解之缘。十几年后,他带出了中国第一支梦之队——“南开五虎”,后来人们更是尊他为“中国篮球之父”。
图1:年轻时的董守义。今天的人们在篮球场上享受篮球带来的激情和快乐时,不应该忘记这位对篮球运动推广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国篮球之父”。
1895年,董守义出生于河北省蠡县的一个贫寒农村家庭,十二岁时进入保定公理会办的
同仁学堂,初次接触到篮球,董守义很快迷上了新颖的“筐球”,球技进步很快,渐渐地在同仁学堂中小有名气。1910年董守义进入有着体育传统的北京通州协和书院中斋部读书,凭着出色的球技,董守义顺利进入大学部,并成为校篮球队中锋兼队长。
大学毕业后,董守义到天津青年体育部任职,1923年经青年会推荐前往美国春田学院进修,师从篮球运动发明人詹姆斯·奈史密斯,董守义以出色的球技成为春田篮球队队长,并在美国各种球赛中因屡屡夺冠而成为著名的球星。1925年董守义谢绝了校方的极力挽留,回到天津青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