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辉煌六十年 中国人体育观悄然变化

辛亥革命网 2011-05-16 00: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欣 李嘉 王镜宇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国体育辉煌六十年,中国人体育观悄然变化。当人人都乐于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时候,中国必将成功完成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的战略转折

    “铁榔头”郎平回来了,签约广东恒大女排俱乐部。有经济学家称,对于此事的宣传报道,堪比作亿元广告。

    人们很容易将此事和郎平4年前的选择联系起来,当时她是第一位签约美国运动队的中国主教练。就任前,郎平曾特意看过国内网友的民意调查,看到绝大多数人对她持理解态度的时候,她放心了。

    作为中国排坛代表人物,在她20年的执教生涯中,几乎每次关键时刻的抉择都牵动着国人的心,无论是率领中国女排和美国女排两次摘得奥运会银牌,还是此前执教意大利的摩德纳、诺瓦拉、耶西以及土耳其的安卡拉电信四支俱乐部球队。

    有人说,郎平是一面镜子,折射出60年来国人对体育、金牌,明星运动员以及海外兵团的心态改变。

    “要是换做以前,郎平肯定会被骂做卖国贼”,某排坛专业人士表示,“但现在,人们理解她,理解她的选择。”

    对待海外兵团:从“叛逆”到“养狼计划”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这首脍炙人口的《北京欢迎你》唱响北京奥运赛场,切实体现了60年来国人对体育交流所持态度的变化:从封闭到开放,从敏感到大度,更到现在的自信从容……

     1994年10月,广岛亚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现场,一声又一声的“哟西”犹如一根根针,深深地刺痛了国人的心。何智丽,1978年入选中国国家乒乓球队,1989年移居日本嫁给了小山英之,改名小山智丽,在这届亚运会上,她战胜了邓亚萍,代表日本队赢得金牌。

    犹如一块大石扔进平静的湖面,这件事引起轩然大波。当时很多国人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愤怒地质问:何智丽,你难道连中国话都不会说了吗?

    这是当时人们对海外兵团的普遍态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海外兵团”一度成为国人指责的对象。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日渐强大,国人对待胜负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平和,对“海外兵团”也渐渐宽容起来,叱咤乒坛多年的庄则栋就曾发出这样的呼喊:不应该叫“海外兵团”,而应称“海外使团”。

    从无法接受到渐渐宽容,一方面源自体育运动的发展为国人树立的积极参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另一方面,更源自改革开放让国人的心态更加成熟宽容。金昶伯等洋教练来到中国安家落户,而更多的姚明、孙继海等优秀运动员不断走出去,这是一个生生不息、良性循环的过程。

    雅典奥运会前夕,“郎平加盟美国女排”的消息牵动了人们的心。四年后,当郎平率领美国女排与陈忠和指导的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会上演“和平大战”时,她经历的不是千夫所指,而是国人一如既往的热情和鼓励。当昔日“女剑客”栾菊杰代表加拿大击剑队在北京奥运赛场上打出“祖国好”的标语时,这个经典时刻被永久定格。正如一位著名媒体人所言:海归情结的诞生,正是源于民族的自信。

     2009年5月,中国乒乓球队在日本世乒赛包揽7块金牌之后,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主要谈到的,是这样的话题,“为了这个项目的发展,我们必须多支持其他协会运动的发展。”

    从“防狼”,到“养狼”,中国体育越来越从容,中国人越来越自信。

    对待明星:从民族英雄到平民偶像

     1953年,游泳选手吴传玉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获得男子100米仰泳冠军,为新中国在国际体坛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他与后来打破男子蛙泳世界纪录的穆祥雄、打破举重世界纪录的陈镜开、获得乒乓球世界冠军的容国团等运动员成为万众崇拜的民族英雄。

    自从体操王子李宁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一炮走红后,郎平、邓亚萍、伏明霞、李小双、田亮、刘翔、郭晶晶等奥运明星被年轻人所追捧。当中国足球和篮球进入职业化后,范志毅、郝海东、孙继海、姚明、易建联等明星成为广告宠儿。

    在几十年历史的进程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人们对于这些明星运动员的态度,从过去的狂热逐渐回复到了理性与平和。

    客观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用成功的案例,包括国际赛场的胜利,来振奋民心、鼓舞士气。金牌,能够让国人获得强烈的自豪感。于是,成功者广受崇拜甚至被视为民族英雄,而走向极端的另外一面,是失败者黯然而归,少数人甚至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李宁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比赛中掉下器械,回国后饱受责骂。另一位三破世界纪录的跳高王子朱建华,由于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仅获铜牌,回国后也受到了“非同寻常”的待遇。

    当年的朱建华早早结束了运动生涯。然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20多年后,他的上海同乡刘翔没有经历同样的遭遇。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刘翔“一飞冲天”成为超级明星。新华网的调查显示,刘翔此后成为最受中国8-24岁年龄段人群欢迎的运动员,超过了姚明和英国足球帅哥贝克汉姆,刘翔的事迹还被写进了上海小学生的教材,他成了中国体育的标志性人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