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辉煌六十年 中国人体育观悄然变化(2)

辛亥革命网 2011-05-16 00: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欣 李嘉 王镜宇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国体育辉煌六十年,中国人体育观悄然变化。当人人都乐于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时候,中国必将成功完成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的战略转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有媒体对刘翔的比赛结果做了民意调查,70%的人表示,刘翔没得金牌也可以接受。在刘翔因伤退赛后,据某知名门户网站的一项调查,27,9375人对他表示“理解,身体重要”,占所有参加调查人数的39.07%,另有20,2312人认为“遗憾,为之惋惜”,占所参加调查人数的28.29%。

    确实,从1984年大规模组团参加奥运会至今,中国有太多足以彰显国家力量的符号,举办奥运会本身就是一种实力,无需再靠一名运动员去证明什么。今天中国人的眼界、胸怀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民众的大气、宽容、豁达的心态前所未有。

   对待运动:从理想主义到投身其中

     2009年8月8日,是中国第一个“全民健身日”,全国各地同时进行了盛大和种类各异的全民健身活动。8月7日到8月9日,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全民健身嘉年华”系列活动,全民健身科学报告会、国民体质监测、乒乓球、五人足球、游泳、网球等体育健身活动,参与群众近十万人次。中国体育正在从竞技的尖端向提高人民素质的大众健身方向转移。

    北京奥运会上,51块金牌的骄人战绩,是奥林匹克对中国体育力量的奖赏与证明,也为全国蓬勃开展的群众体育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激情。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为温饱而奔忙,少有闲暇和财力参与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健身。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健身成为时尚,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天清晨,城市都会在韵律操搏动的节奏中、在太极拳悠扬的伴乐中、在孩子们洒满运动场的欢笑中醒来。

    曾经广播体操一统天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人们把健康文明、百花齐放的体育活动看做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了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长走、慢跑、游泳、登山、骑自行车、跳绳、踢毽等运动。健美操、街舞、舍宾、跆拳道、拉丁舞、芭蕾、呼啦圈、轮滑、蹦极、攀岩、漂流……人们的健身方式越来越丰富精彩。

    各种形式的健身俱乐部、健身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些俱乐部当中,既有面向高收入者的高级健身会所,也有面向中低收入者的健身房。为广大百姓健身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更专业的服务和更丰富的项目。

    如今,一项名为“全民健身万里行”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活动计划从北京出发,走向22个省区市的35座城市的358个社区,义务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体育,体现的就是健康和快乐。当人人都乐于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时候,中国必将成功完成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的战略转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