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与抗战时期苏联援华(2)
辛亥革命网 2010-11-1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37年8月21日,当日军侵略者的炮火在中国土地上肆虐时,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王宠惠和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签订了一个著名的条约——《中苏
虽然苏联未能协同作战,但它提供的援助却是可观的。在抗日前期,苏联政府就给中国三次易货贷款,实际总数高达2.5亿美元。至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中国实际动用1.7亿多美元,相当于西方各国此期援华贷款实际动用的总和。从1937年9月至1941年6月,苏联向中国提供飞机924架,坦克82辆,汽车1516辆,大炮1140门等等。为了运输物资,苏联还修建全长2925公里、穿越新疆的公路,此后又延伸到咸阳。大批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自1937年底开始陆续来华,并指导和培训了约9万名中国军事学员。在抗日空战中,苏联航空志愿队2000名队员来华,其中有200多名飞行员捐躯中国抗日战场。
图2: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亭内石碑上刻着孙中山先生的题词:“航空救国”,院内英烈碑上刻有237名苏联烈士的名单
在抗战初期和中期,苏联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不管苏联积极援华目的是为何,虽然为了国家利益中苏时有冲突,但来自苏联的大力援助以及引领中苏关系进入新时期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值得我们铭记。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