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外交重大事件(3)
辛亥革命网 2013-01-29 00:00 来源:外交部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 作者:外交部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 查看:
15.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间,日本关东军炮击沈阳附近的中国驻军。数天内,日军侵占了辽宁、吉林的大部分地区。这是日本大规模入侵中国的开始。事变发生后,南京政府不顾广大人民的要求,为了集中力量镇压共产党,采取了对日不抵抗和依赖国联解决的方针。在日本的策划下,1932年3月伪滿洲国在长春建立。国联理事会1931年12月决定向东北派遣调查团。1932年10月,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公布,一方面承认东北是中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强调日本在东北有着特殊的重大利益。报告建议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国联大会进而把报告书交给一个19国委员会讨论。委员会的报告书最终确认东北的主权属于中国,指出滿洲国的出现是日本造成的。1933年2月,在国联大会上,中国投票赞成这个报告书,而日本表示反对。然而,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日本侵略的继续。
16.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对在北京卢沟桥附近的中国守军发动进攻。事变发生后,日军大规模入侵华北。在事变发生之初,蒋介石曾企图采用外交手段来平息事态。主要方法有三条:第一,指令宋哲元与日方交涉达成一份协定,使战争限于局部范围;第二通过中国外交部与日本驻华使馆沟通联系,还通过私人渠道向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商量,要求日本政府出面约束日本军部的行动;第三,要求英美各国立即出面调解,限制日军侵略范围的扩大。但是这些方法都没有奏效。7月28月,日本军队向中国展开了全面进攻。8月14日,南京政府发表了抗战自卫书。蒋介石这时的策略是军事上“全力以赴,务求一胜”,外交上“南北夹击速停速了”。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
17. 抗日战争
1937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的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战争初期,南京政府的策略是军事上“全力以赴,务求一胜”,外交上“南北夹击速停速了”。但国民党军队接连失守,而外交上也无法争取到苏联的出兵和美英的制裁。南京政府不得不从1938年底实行苦撑待变的策略,多方求援,力保危局,保存实力,等待时机。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美英等国对中国作用的重视使南京政府采取了“联合作战”的外交方针,同盟国一道向日本开战。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努力下,德意日终于被打败。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自1840年以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18. 中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为了反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受到它们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联合起来。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约定:“加盟诸国应尽其兵力与资源,以打击共同之敌人,且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根据美国的提议,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签名于宣言之首(签名顺序是英、中、苏、美,其他国家以英文字母顺序签字)。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第一次取得这样的地位。美国作这种提议是为了鼓励中国坚持抗战。
19. 开罗会议
1943年6月23至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的会议。1943年,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形势都出现了转折。为了加强盟国间的军事合作,并就战后安排问题进行协商,美国总统罗斯福提议举行首脑会晤。由于苏联尚未参加对日作战,蒋介石感到不便由中苏首脑同席会晤。于是,罗斯福、邱吉尔和蒋介石三首脑便先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反攻缅甸问题、中国问题、战后处置日本问题和亚洲各被压迫民族等问题。开罗会议通过的宣言经苏联同意后于12月1日在重庆、华盛顿和伦敦同时发表。《开罗宣言》宣布:三大盟国进行战争的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三国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的意图。宣言称三国军事人员对于今后的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事实上会议期间,由于英国不愿意及时投入缅甸的两栖作战,没能形成实际的作战决定。宣言提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中国领导人参加盟国首脑会议一事表明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20. 雅尔塔协定
1944年底,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于1945年2月在雅尔塔举行会议,研究战后对德国的处置和其他欧洲问题。在会议期间,罗斯福和斯大林讨论了远东问题,并于11日与丘吉尔一起共同签署了《关于日本的协定》。这份协定的内容涉及到中国的规定有:外蒙古的现状必须予以维持;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恢复苏联租用旅顺海军基地;苏中合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这份协定一直到6月14日才由美国方面通知蒋介石。这份协定也被称为“雅尔塔协定”,它对战后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这个协定是苏美之间划分远东势力范围的尝试。美国认为确定战后远东格局没有苏联参加是不可能的,为了取得苏联的合作需要通过一个协定来满足苏联的要求并处理战后远东可能出现的遗留问题。(2)雅尔塔协定粗暴地干涉中国内政,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这个协定是在没有中国代表参加,也没有征得中国方面任何人同意的情况下,由美苏两国以中国主权作为交易而达成的协定。
21. 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
1945年4月,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派出了以宋子文为团长,成员包括顾维钧、魏道明、胡适及中共代表董必武等人。6月26日,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