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的两次中国之旅(2)

辛亥革命网 2013-04-12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王凯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4月8日,英国前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撒切尔夫人是中国人民熟悉的一位西方政治家,她曾经多次访问中国,其中两次与

  听了撒切尔夫人的想法后,邓小平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关于香港的主权问题,邓小平强调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他对撒切尔夫人说,如果1997年不收回香港,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无法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最后邓小平提议:“我们建议达成这样一个协议,即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前提是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在这个基础上磋商解决今后15年怎样过渡得好,以及15年以后香港怎么办的问题。”

  邓小平还告诉撒切尔夫人,15年过渡期间的安排问题,也就是怎样为中国恢复行使主权创造条件。他表示,如果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那中国将不得不重新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

  对于这次会见,多年以后鲍威尔还记忆犹新:“邓小平先生在陈述自己想法时,非常坦率和直接,几乎完全不管外交上谨慎圆滑那一套。就此而言,他和撒切尔夫人可谓棋逢对手,因为撒切尔夫人也同样直率。”鲍威尔回忆说,“钢”与“铁”相遇,难免发生铿锵碰撞,在1982年这次会谈中,邓小平与撒切尔的想法一再发生冲突,他介绍说:“当时,邓小平提醒撒切尔夫人,中国有权派军队武力收复香港;撒切尔夫人回答道:如果这样,将会导致香港的崩溃;邓小平则说;如果这样,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

  这是中英双方在香港问题上进行的最关键的一次会谈和较量,后来被小平同志称之为“定调子”的会谈,即定下了四点构思:第一,中国决心按照“一国两制”的设想,于1997年收回整个香港地区,主权问题不容谈判;第二,希望中英合作实现平稳过渡;第三,如谈不成,中方将单独采取行动;第四,如出现波动,就将采取非和平方式提前收回香港。

  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原定的会谈时间是一个半小时,但后来实际上整整延长了50分钟,从中也可看出双方辩论的激烈程度。

  在香港问题上“摔了一跤”

  与邓小平会谈结束后,撒切尔夫人“落寞地从门口走出,脸色凝重”。她步下大会堂大门石阶,抬眼望见右下方的记者,突然绽开笑脸,转过头来向记者示意,努力地使自己表现出镇定。当她继续往下走时,高跟鞋与石阶相绊,使身体顿失平衡,栽倒在石阶地下,皮鞋、手袋也被摔到了一边,旁边的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将她扶起。撒切尔夫人不愧是富有外交经验的“铁娘子”,起身后丝毫没有慌乱之色,神态自若地向各国媒体记者招手致意后离去。

  关于此事,参与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后来回忆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对她客气,留点面子,新闻片里没有这个镜头。我在香港看片子,片子里老出现这个镜头……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写的回忆录里说,那天晚上到钓鱼台宾馆,撒切尔夫人就对他说:‘他(邓小平)这个人好冷酷无情呀!’”

一九五一年,撒切尔在肯特郡与离异富商丹尼斯·撒切尔结为夫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