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的两次中国之旅(3)
辛亥革命网 2013-04-12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王凯 查看:
当天下午,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中外记者招待会。她在招待会上说:“我同中国领导人在非常友好的气氛中,就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六个多小时的正式会谈。我以极大的兴趣听取了他们对中苏、中美、中日关系和东南亚、中东问题以及我们双边关系包括香港问题的看法。”第二天,撒切尔夫人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说:“我同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的会谈是友好的,我们承认有分歧,但是我们共同的目的大于分歧。”
“三脚凳”设想遭到北京拒绝
1983年6月,英国提前实行大选,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获得了空前胜利,她再次登上首相宝座。
此时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已经启动,志得意满的撒切尔夫人准备在1997年后香港的行政管理问题上与中国政府再作一番较量。她不再谈“三个条约”有效,不再提“续约”之类的要求,转而提出了“用主权换治权”的理论,即英国同意在1997年把香港交还中国政府,但是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英国可以继续管理香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她打出了“三脚凳”这张牌。
所谓“三脚凳”,就是在中英开始对香港问题谈判时,香港当局以正式成员身份参加,造成中英港三方共室的事实,以达到使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的目的。
1983年7月4日,撒切尔夫人会见了回国述职的港督尤德,随同尤德来到唐宁街10号的还有9名港府行政局的议员,显然,铁娘子是把他们与港督作为另一只“脚”来加强英方同中国谈判的阵容。7月7日,尤德返港后公开对媒体说:“我是以港督身份代表香港市民参加谈判,我不代表他们又能代表谁呢?”
7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正式对此事表态:“我们注意到了这个消息。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是中英两国政府之间的双边会谈。尤德先生是作为英国政府代表团的一个成员参加会谈的,因此他在会谈中只代表英国政府。” 中国政府的强硬态度,迫使撒切尔夫人收回刚刚打出的“三脚凳”牌,英国外交部急忙发表声明,说尤德“当然将作为英国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会谈”。
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在与撒切尔夫人和英国政府的谈判中,邓小平以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即坚持了原则,又保持了高度的灵活性。鲍威尔在文章中回忆说:“他(邓小平)当时对撒切尔夫人说:‘我们理解港人希望生活方式不变,而且这种不变,还要有保证。关于这些,我们完全可以跟你们谈判。’……这就是双方话题转到了探讨香港实施‘一国两制’的原因。”
在中英两国政府本着友好合作和互相谅解精神的共同努力下,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草签,宣布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将在同日把香港交还中国。
1984年12月18日,撒切尔夫人乘专机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签署联合声明。12月19日下午3时,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邓小平出席了这一仪式,中央电视台向全世界直播了签字仪式的实况。
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仪式后又举行了会谈,据鲍威尔回忆:“这次会面气氛可是与前一次完全不同了,两人兴致很高,领袖们的成功感可以从他们互相祝贺中看得出来。”在这次会见中,两位领导人约定1997年7月1日香港再见,相约要到香港出席交接庆典——可惜,两人之间的这个约定最终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