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先传回巴黎和会消息

辛亥革命网 2013-04-25 00:00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李权兴;任庆海;王兴业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遗留问题召开了巴黎和会,当时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会议,提出取消“二十一条”和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会晤。前排左起:王云五、顾维钧、丘吉尔、王世杰、胡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遗留问题召开了巴黎和会,当时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会议,提出取消“二十一条”和列强在华特权的要求,竟然被美、英、法、意、日等国否决。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

  那么,是谁最先向国内报道了巴黎和会的消息?请看学者的发现。

  报道巴黎和会,中国派出的职业记者是《大公报》主笔胡政之。

  但是“采访国际新闻的先驱”,则是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员们。在日本,雷宝菁以19岁的年纪独立掌管着在东京建立的华瀛通信社;在法国,李璜、周太玄独立地完成了对巴黎和会进行采访的报道任务。

  少年中国学会会员1919年3月建立的巴黎通信社,才真正是抢在外国记者前面的巴黎和会信息报道者。当时称为通信社,现在称为通讯社。建立通信社,打破帝国主义对我新闻事业的操纵,所获取的稿酬用来供给自己留学读书的费用,这是当时勤工俭学的一项创造。1988年出版的《中国新闻年鉴》谈到巴黎通讯社时,充分肯定了这一点:“曾抢在外国通讯社之前,报道巴黎和会消息,在国内引起较大影响”。

  “巴黎通信社”成立

  1918年6月30日,李大钊、王光祈、曾琦、陈愚生、周太玄、雷宝菁、张尚龄七位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人召开会议,会上明确学会的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宣称:“愿集合全国有为的青年,从事专门学术,献身社会事业,以转移末世风俗。”并议定学会筹备工作以一年为期。

  会上,大家一致认为:“现刻欧美人士对于中国情形,颇多隔阂之处,国内报馆虽多,然操纵新闻之权,仍握诸外人所办之通信社,危险实甚。”为打破当时法、英、美诸国对我国新闻的垄断,东京分会的会员于1918年在东京已经建立了华瀛通信社、1919年准备在法国建立巴黎通信社、在美国建立纽约通信社,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国际通讯网络。

  上海分会的会员为在法国建立巴黎通信社,做了周密考虑与充分准备,委派对新闻工作有经验的李璜(幼椿)、周太玄(无)去巴黎组建通信社,一定要以迅速、准确报道巴黎和会的信息为重点。1919年1月23日,王光祈专程由京赴沪,亲自与即将赴法留学的周太玄、李璜研究设立巴黎通信社的各项事宜。周太玄、李璜赴法国的旅费,得到上海《新闻报》报馆预支,同意以及时发送巴黎和会消息来抵偿。在船上,南方军政府外交代表伍朝枢、郑毓秀表示赞助,在香港还得到吴玉章的支持,在法国,又得到李石曾的赞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