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2)

辛亥革命网 2008-12-22 00: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人民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中国的发展表明,她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是在积极借鉴、学习人类文明先进成果的同时,也为世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

  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成功举办奥运会,从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到推进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从加强东盟与中日韩(10+3)的合作到构建上海合作组织,从减免发展中国家债务到设立中非发展基金,从中俄、中越边界谈判的进展到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合作政策,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到与全球携手应对眼前的金融危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得越来越积极,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跃然而起。

  30年来,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走向稳定,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日趋成熟;同中国建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已经达到了171个;在包括联合国在内的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中,中国已经成为重要一员。

  当今世界,没有哪个跨国公司能够忽略中国,没有哪个研究外交、政治和经济的学者能够小看中国,也没有哪个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能够离开中国的参与。世界越来越多地把中国的发展视为全球事务的一部分。在与世界的互动中,中国迅速地发展着自身,这种互动影响着中国的决策和未来发展方向,影响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也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机 遇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国崛起的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判断大势,及时、有力地抓住机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成功地走向了世界,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这首先要归功于中国领导人敏锐准确而富有远见的战略眼光。

  1978-1979年,邓小平出访多国,细心捕捉着时代变化的脉搏,深入思考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方略。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邓小平逐步完成对时代特征认识的转变,他反复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他说:“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这一转变不仅准确地把握了全球格局正在出现的深刻变化,也为中国的发展抓住了历史性的机遇。

  30年来,尽管世界格局在走向多极化的过程中不断呈现出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局面,但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使中国步履稳健、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中国在为经济全球化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增长动力。

  是思想解放的浪潮冲开了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是思想解放的动力推动着中国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30年前,大门初开,我们小心翼翼而又充满疑虑地寻找着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方式。可口可乐要在某地建厂,因遭遇抵制只好转到别地;牛仔裤的出现也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议……我们迈出了开放的第一步,这一步引发的是接连不断的观念变革。

  开放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让我们在差距中找到了方向;开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过去那些观念的反思、突破,更有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明确认识。

  在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开始学会用世界的眼光思考自己的发展,并以一系列合作共赢的实际举动逐渐打消了各方的猜疑与忧虑,创造了对自身发展更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用自己的真诚,塑造了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和平形象。

  30年来,中国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了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碰 撞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引发了什么?

  世界开始议论中国的崛起,甚至把一些原本与中国基本无缘的“桂冠”放在了她的头顶。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注定了中国与世界,特别是与西方世界的关系要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合作范围的扩大,互动力度的增强,碰撞与摩擦也必然增多。

  中国的迅速发展让外部世界产生了很多疑问:为什么中国经济会突飞猛进?为什么“中国制造”会那么便宜?中国会不会把全球的石油用光?中国有朝一日会不会在经济实力上超过美国……这当中有好奇、羡慕,也夹杂着不少猜疑、不安,甚至恐惧。

  没有哪位西方经济学家准确预测到了中国的持续高速发展,也很少有人想到中国会如此大胆地推进改革开放,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如此繁多而复杂的难题。

  改革开放开始的1978年,中国人均GDP不足100美元,邓小平提出了到20世纪末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美国《时代》杂志质疑说:“他们几乎不可能按期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25年之后,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没有人能准确估计中国的发展,所有的估计几乎总是低估。”美国的“中国通”兰普顿先生感慨地说。

  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中,世界有人在描述中国时使用了形形色色的概念——“威胁”、“崩溃”,甚至“战争”;有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还采用了多种手段——经济制裁、停止军售、防范加遏制,还有不时挥舞的人权大棒。中国在发展中与世界的摩擦变得更加频繁而具体,美国的制造业会担心被中国人抢走了饭碗,欧洲的偏僻小镇丢失了井盖也会归咎为中国对钢铁的“巨大胃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