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同苏联缔结双边同盟
辛亥革命网 2010-06-04 00:00 来源:中国网 作者:张清敏 查看:
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访问苏联时,在莫斯科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 资料图
由于国际和国内各方面的考虑,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明确宣布,新中国成立后要执行倒向社会主义的“一边倒”政策。这个政策只是中方单方面的政策宣示,虽然有助于消除苏联对中国新政权的疑虑,但仍然需要苏联的积极回应,从而使这个政策得以落实。这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新中国与苏联关系的背景有两条线。一是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的关系,二是旧的国民政府与苏联的国家关系。从两党关系这条线看,中国共产党是在苏联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的。在一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是苏联党领导的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期间,由于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以苏联党为首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犯过不少的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1935年遵义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后,苏联共产党一直不相信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只是一个“民族主义政党”。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担心中国爆发内战会导致“民族灾难”,提议中国共产党参与国民党的内阁。中国革命胜利后,斯大林又怀疑中国是第二个南斯拉夫,毛泽东是另一个铁托。中国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宣布了“一边倒”的政策,从某种意义上减少了苏联领导人对新中国的疑虑。
旧中国政府与苏联关系来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国民党政府于1945年8月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及关于中国长春路、关于大连、关于旅顺口等四个协定和附属议定书。条约规定双方共同对日作战并于嗣后一方受日本侵略时,它方应尽力予以一切军事及其它援助,在条约中苏联也承诺支持中国的国民党政府。相关协定将中国东北的一些权利让给了苏联。如规定中东路(满洲里到绥汾河)和南满路(由哈尔滨到大连和旅顺)为中苏“共同拥有,共同经营”。大连港口主任由苏联人承担,所有港口工事和设施一般无偿租与苏方,旅顺为仅为中苏使用的军港和商港。新中国政府宣布要对所有旧条约进行审查,分别情况予以不同的处理,自然包括对中苏之间的旧条约的处理问题。
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资料图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2月16日,毛泽东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莫斯科访问。虽然表面上毛泽东的这次访问主要是为了给斯大林祝寿,但主要任务是解决两国之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消除中国对安全的担忧。但是,这次访问和双方的谈判过程充分反映了两党、两国、以及两位领袖之间的关系状况。
毛泽东访苏是他第一次出国,也是第一次见到斯大林。斯大林见到毛主席时非常激动,对毛主席赞不绝口,说:“伟大,真伟大!你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很大,你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我们祝你健康!”但毛主席回答确实:“我是长期受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毛主席言犹未竟,斯大林却把话接了过去:“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不能谴责胜利者,这是一般的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