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哲先生首提“辛亥群英星”小行星命名
辛亥革命网 2016-04-12 13:44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向虎雏 查看:
在蓝天蔚将军逝世95周年之际,大型专题展览《此生端为国家来——蓝天蔚生平事迹展》于2016年4月8日在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开展。7日晚,“为共和革命牺牲第一人”陆皓东的曾外孙、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陈少湘先生专程从香港回到广州,在东鸣轩设宴,盛情款待100多位抵穗的海峡两岸辛亥革命志士后裔和专家学者。席间,邓中宪先生告我,他的胞兄邓中哲先生正在与有关单位联系,准备申请“辛亥群英星”小行星的命名。我一下子读懂了中哲兄的心,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次日下午,在“纪念蓝天蔚将军逝世九十五周年座谈会”上,中哲兄作“辛亥精神 薪火相传”发言后,我来不及征求邓氏俩兄弟的意见,向与会人员通报了“辛亥群英星”小行星命名的相关消息。中哲兄随后汇报了“辛亥群英星”小行星命名的申报流程并结合自己如何更好的继承、表达辛亥精神和情结,受到后裔和专家学者们的交口称赞。台湾向榕铮将军表扬邓中哲先生是我们后裔学习的榜样!
邓中哲先生(右)2016年4月8日在广州首次提出申请“辛亥群英星”小行星的命名(刘建林 摄)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太阳系中大部分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称为小行星带。
小行星的发现是个漫长而谨慎的过程。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新的小行星,且这同一颗小行星在至少4次回归中被观测到,其运行轨道被精确确定后,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给它一个永久编号。至此,小行星才算发现成功。其过程动辄数年之久。
小行星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是一个永久编号,后面一部分是一个名字。小行星的命名权现在一般属于发现者,按照惯例,由发现者在发现10年内命名。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成为国际公认的天体。其命名规则有:
1.命名尊重小行星发现者的提议;
2.一般命名仅授予在某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者团体;
3.地名和事件也可申请命名;
4.政治家、军事人物或者政治、军事事件必须在逝世后或发生100年以后才能命名 。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
“辛亥群英星”小行星的命名显然归于第4类“发生100年以后才能命名”的范畴。今年是辛亥革命105周年,符合申请命名的基本条件。“辛亥群英星”不仅仅表达全球辛亥志士后裔的集体记忆,辛亥革命更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